马六甲海峡崛起的历史逻辑:郑和七下西洋七至满剌加考实

¥4.64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22-03

字      数: 1538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二章 马六甲海峡崛起的历史逻辑:郑和七下西洋七至满剌加考实

历史上的马六甲海峡名不见经传。国际上习惯以马六甲称呼该海峡,是以海峡得名于著名国际贸易港口马六甲(Melaka,原称 Malacca),即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州首府马六甲市。马六甲是满剌加的音译,由满剌加衍变而来,海峡有专称,始自满剌加王国的兴起,在时间上要追溯到15世纪初王国兴起,并逐渐形成重要国际贸易港口的时间点。满剌加王国兴起与海峡崛起密不可分,海峡崛起与郑和七下西洋有着紧密联系。再次全面考证郑和七下西洋每次必到满剌加,绝非迄今一般认为的仅仅五次到达满剌加,一个来回等于两次,郑和使团到达满剌加多达十四次之多,更在第一次下西洋就消除了海峡的海盗问题,为海峡安全建立保障,对于海峡崛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我们对郑和下西洋的研究,不仅是追踪明代中国揭开人类大航海序幕的轨迹,还涉及如何看待和理解全球史的重大问题。郑和下西洋如何改变了世界?对此可以从满剌加海峡的崛起来理解。纵观海峡变迁历程,从中国亲历者第一手资料的记述,到葡萄牙亲历者第一手资料的记述,比较郑和下西洋前的海峡,郑和下西洋时的海峡和郑和下西洋后的海峡,考察满剌加海峡崛起的根源及其基本特征,是从海上劫掠的危险地带到国际贸易秩序井然的繁盛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历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长坐标下定位,我们应该了解这样一个历史事实:海峡崛起是15世纪初海上丝绸之路达于鼎盛的结果,是历史上国际关系合作共赢的成功范例。而更为深远的意义,是成为全球史的一个拐点,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表现在不仅意味着人类交往重心从亚欧大陆向海上的转折,标志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逆转的海洋走向,也预示了奠基于海峡崛起的向太平洋时代的转型,并不依赖于近一个世纪以后西方的航海东来。

第一节 探寻马六甲海峡的崛起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英语:Strait of Malacca;马来语:Selat Melaka),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是世界著名海峡之一,现代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海峡西连安达曼海,东通南海,呈西北—东南走向,扼太平洋、印度洋与亚、欧、非、大洋四洲的水运咽喉,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航道。海峡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连接南海与印度洋的水道,海峡是古代中国和印度之间最短的海上航道,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阿拉伯商人也早已开辟了从印度洋穿过海峡,经过南海到达中国的航线。今天随着中美关系和周边地缘态势的深刻变化,中国需要逐渐降低对传统的马六甲海峡通道的依赖,建设新的印度洋通道,因此回顾马六甲海峡的历史,不仅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郑和七下西洋,“西洋”究竟指哪里?这是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基本问题。根据笔者对于郑和下西洋的通事马欢所著《瀛涯胜览》的研究,“西洋”一开始是有特指的,当时明朝人所认识的“西洋”,具体所指为“那没黎洋”,也即今天称为印度洋的海域。因此,郑和七下西洋即七下印度洋。郑和下西洋,即印度洋的凸显。百年以来,在郑和下西洋研究中,学界从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国与南亚关系、中国与西亚关系、中国与东非关系出发,都已有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迄今鲜见有将郑和下西洋的西洋就是印度洋的概念突出出来,把下印度洋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以致郑和所下西洋即印度洋的事实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乃至迄今许多学者仍以文莱划分东西洋界限,长期以来对郑和所下“西洋”认识不清。这更说明对于明代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实践,我们还应该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

聚焦印度洋,是一个整体丝绸之路的空间。印度洋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往的汇聚之地。今天我们知道,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面积7491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拥有红海、阿拉伯海、亚丁湾、波斯湾、阿曼湾、孟加拉湾、安达曼海等重要边缘海域和海湾。在古代,印度洋贸易紧紧地将亚、非、欧连接在一起。中国不是印度洋的沿岸国家,但是,如果认为印度洋一直都不是中国关注的焦点,那就大错特错了。明代郑和早在15世纪就远航到达印度洋沿岸多个国家,甚至到达非洲东部沿岸。郑和下西洋时期,达到了古代航海技术的最高点,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由中国南海出发前往印度洋进行全覆盖式的航海外交,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国家航海行为,下西洋极为重要的历史内涵与价值,还有待展开论述。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万明.丝绸之路上的明代中国与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