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共生

¥2.33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22-03

字      数: 7679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二章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共生

本章尝试超越以往静止的、孤立的中外关系国别史或局部区域史研究的框架,从文化共生的新视角出发,以《郑和锡兰布施碑》为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共生现象,进行探讨与研究。1911年发现于斯里兰卡加勒(Galle)的《郑和锡兰碑》,是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印度洋时在锡兰布施寺院所立的石碑,现藏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国家博物馆(Colombo National Museum)。此碑以汉文、泰米尔文、波斯文三种文字记录了对于三位航海保护神佛祖释迦牟尼(Sakyamuni)、印度教毗湿奴(Visnu)、伊斯兰教真主安拉(Allah)的尊崇,反映了印度洋航海者具有共同的航海保护神的历史事实,是中国与印度洋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共生的真实体现。本章以中文文献印证了郑和锡兰碑原本应是立于栋德拉,并根据马欢《瀛涯胜览》记述追寻了《郑和锡兰布施碑》的人文背景,指出郑和七下印度洋拓展了中外文明对话与发展的新空间,充分说明明朝对外关系的特质是包容和开放的。中国航海文明吸收多元海洋文明的合理元素,经过交流、吸纳和融合、会通,成为自身航海文明的一部分。历史经验为今天带来启示。

百年来,从中西交通史至中外关系史,形成了诸多专门研究领域,诸如“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也称西南丝绸之路)等。此外,还有不少是没有带“丝绸”二字的中外交往通道的研究,如“陶瓷之路”“茶叶之路”“茶马古道”“瓷银之路”等等。实际上,丝绸之路早已超出了字面含义,成为后世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不仅是一两条交通道路,而且是四通八达、辐射广远的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通网络;不仅是丝绸西传,西物东来,而且沉淀了东西方文明相互交往几千年的历史轨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已扩展为一种历史文化的象征符号,构建的是一个多元共生互动的中外文明开放系统,凸显了古代诸文明之交流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明代郑和七下印度洋,贯通了陆海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典型范例。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万明.丝绸之路上的明代中国与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