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马克思的黑格尔转向

¥1.85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17-09

字      数: 11925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论青年马克思的黑格尔转向

在早期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过程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曾对马克思产生过影响。但两者的作用绝不可以等量齐观,从马克思成熟时期的思想来看,黑格尔的作用要远大于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思想框架的影响更为本质,更为根本。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也都曾有过明确的指认。在《资本论》第1卷第二版“跋”中,马克思这样表白:“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黑格尔〕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的一章中……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1]。恩格斯晚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更是赞扬黑格尔而贬低费尔巴哈,称黑格尔哲学才具有“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2],而费尔巴哈只不过是“黑格尔哲学和我们的观点之间的中间环节”[3],根本不值一提,因为“与黑格尔体系的百科全书式的丰富内容相比,他本人除了矫揉造作的爱的宗教和贫乏无力的道德以外,拿不出什么积极的东西”[4],显得“惊人的贫乏”[5]。从这些表述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本人认为,黑格尔哲学才是自己创立唯物史观的思想基础。

但是,迄今为止的通行见解却与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看法大相径庭。譬如,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普列汉诺夫等人过高估计了费尔巴哈作为黑格尔与马克思之间的中介的作用”[6],他们仅仅以唯物主义为标准批评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而称赞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积极意义。其结果,就是在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科书中,只有关于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影响的记述,而黑格尔几乎被抛在了一边,似乎只有费尔巴哈才与马克思的思想形成有关,黑格尔在这一过程中只发挥了反面教材的作用。

不仅如此,教科书体系之外的权威解释也与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说法相矛盾。在对早期马克思思想转变的解释上,法国的阿尔都塞和日本的广松涉等人主张的所谓“《德意志意识形态》转变说”最为流行。在他们看来,青年马克思作为一名青年黑格尔派成员,从一开始就是以批判黑格尔为己任的,当时由于受鲍威尔等人的影响,其思想框架依从的是康德和费希特。大约在1841年至1843年期间,费尔巴哈因发表了《基督教的本质》(1841年)而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领袖,马克思也因此接受了费尔巴哈人道主义异化论,成了一名“费尔巴哈派”[7]。直到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才与费尔巴哈彻底决裂,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唯物史观。按照这一解释,马克思从未真正接受过黑格尔的影响,在新世界观诞生的那一时刻,离他最近的是费尔巴哈,仿佛他是从费尔巴哈哲学直接过渡到了唯物史观。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崔唯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第6辑,2016[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