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马克思的劳动概念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5
字数4190字
关键词
中图分类
折扣价¥0.5定价:¥0.84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基础,鲍德里亚也看到了这一点。只要能找出理论基础的缺陷和不足,就能动摇整个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根基。因此,鲍德里亚从三个方面结构性地分析马克思的劳动概念:

1.马克思关于人的劳动本质是“纯粹形而上学”

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把劳动植根于人类本性,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活动”,具有合乎人类的理性和社会性,呈现为一种追求普遍再生产的内在逻辑和生产方式的辩证法,例如,恩格斯把劳动视为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鲍德里亚看来,劳动具有典型的经济学特征,但是,马克思却以普遍化的方式理解劳动,并把它作为人类生成的一般规律推广到整个人类历史,以此来揭示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这种将劳动概念普遍化和历史化的方式,就使劳动概念陷入了“纯粹的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是根据自然必然性的绝对秩序及其克服来界定的,劳动被界定为生产价值的理性。生产出来的社会财富是物质的,它与象征财富毫不相干。象征财富不仅嘲笑自然必然性,相反,它产生于破坏,产生于对价值的结构。”4004540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
错误反馈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批判马克思的劳动概念//郭伶俐.当代西方劳动理论批判:兼论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当代意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郭伶俐.当代西方劳动理论批判:兼论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当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