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代际更替视角下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内卷化现象

来源图书: 电影、技术与社会
作者:孟君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简介: 一 代际更替中的第六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断言:“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1]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方式有多种传统,其中的一个传统便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代际更替方式,以各代导演的依次更替勾描出自中国电影发生迄今的整个历史。社会学语境中的代际更替是指代际间社会结构位置的变动和社会成员阶层地位的变动,人文学科领域中的代际更替有所不同,既体察外部事实的物质变动,更注重主体内在的体验和观念衍变。以代际更替的视角观照中国电影,不同代际电影导演群体的先后更迭构成了百余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史脉,他们的结构和地位在不断变动,同时他们的电影...

“小城之子”的乡愁书写

来源图书: 电影、技术与社会
作者:孟君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简介: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将小城镇作为主要叙事空间的中国电影以集体登场的姿态出现,这些小城镇电影共同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小城镇电影的一次高峰,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处于中国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特性的小城镇生活。在这些电影文本中,有一种极为醒豁的类型,即来自小城的导演们通过电影书写自己记忆中的故乡,表达“小城之子”们各自的乡愁。关于乡愁的电影书写,最著名的是俄罗斯导演塔可夫斯基,他对“乡愁”有过非常形象而深刻的解释。他说,电影《乡愁》“拍片时我的情绪突然如此准确地转化在银幕上:时时刻刻都溢满一种深沉的、渐次疲乏的生离死别,一种远离了家乡和亲朋的感受。这样坚定不移、隐隐约约地意识到自己对过去的依赖,仿...

作者表述:源自“作者论”的电影批评观

来源图书: 电影、技术与社会
作者:孟君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简介: “作者”与西方人文精神之间具有深刻的渊源。人文主义滥觞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此时“人心受教权和传统的束缚,不能立即开辟新的途径。文化方面的改革家为寻求启发而转向古典文化,希腊和罗马文化复活或重生,这就是文艺复兴;重新发现人性,这就是人文主义”[美]梯利、伍德:《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35页。'>[1]。人文主义对个人和理性的张扬在文学艺术领域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学活动中对人及其社会活动的反映,另一方面是文学批评在19世纪对“作者”身份的确立和提高。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对“作者”地位的确立起重要作用的是浪漫主义诗人和批评家。美国的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追溯了...

话语权·电影本体:关于批评的批评——“硬性电影”与“软性电影...

来源图书: 电影、技术与社会
作者:孟君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简介: 一 关于论争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电影界和文化界发生了一场关于“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的声势浩大、蔚为壮观的论争。这场论争发生于1932—1935年,论争的双方是以夏衍、王尘无、鲁思、唐纳、舒湮等为主将的左翼“影评小组”(即“硬性电影”论者)和文坛“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穆时英和黄嘉谟、江兼霞等为主将的“软性电影”论者。论争由“软性电影”论者发起,最初基本上是围绕电影艺术探讨电影的功能和价值问题;左翼影评成立左翼“影评人小组”,展开反击,并逐渐将批评引入到包括艺术的本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艺术性与倾向性等一系列艺术理论问题,其涉及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斗争之激烈、影响之...

从技术理性批判、技术至上到技术主导:论技术对传媒权力的影响

来源图书: 电影、技术与社会
作者:孟君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简介: 自15世纪以来,活字印刷术肇始的大众传媒伴随着欧美资本主义的萌芽而出现,在近五百多年的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传媒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或曰传播效果历来是传播研究的一个传统,尽管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学者对媒介技术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但作为传媒存在前提的传播技术在传播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却并未得到足够的认知。技术主导着传播环境。在传播发展史上,几乎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是由技术带来的,大至活字印刷术、无线电传输、ARPA网开启了时代的变革,小至激光排版、彩色电视、ENG、网络搜索引擎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冲击,技术似乎一路引吭高歌将人类传播的局限一再缩小,麦克卢汉的“媒介三论”为媒介技...

从“电影彩蛋”到“彩蛋电影”

来源图书: 电影、技术与社会
作者:孟君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简介: 在电影中置入“彩蛋”的现象起源于美国,经过长期发展成为好莱坞电影的一种商业策略和话语范式,并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流行起来。电影彩蛋(film Easter-egg)的词源来自西方的“复活节彩蛋”(Easter-egg),复活节彩蛋原指纪念耶稣复活的基督教节日传统中的一种象征性食物,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在彩蛋中藏入礼物制造惊喜的节庆游戏。寓意惊喜和玄机的“彩蛋”被挪用至电影文本中后被称为“电影彩蛋”,是对隐藏在电影文本中有待观众挖掘的惊喜元素的统称。电影彩蛋包括正片结束后的拍摄花絮,片末终场前附加的额外剧情,或影片主体部分埋入的谜题式隐蔽线索,等等。无论以何种方式出现,观众都能从有意设置的彩蛋中找到惊...

电影工业、想象力与社会基础:论中国科幻电影的驱动因素

来源图书: 电影、技术与社会
作者:孟君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简介: 1969年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了“人类的第一步”,前一年科幻电影巨作《2001太空漫游》(1968)上映,库布里克以宏伟瑰丽的宇宙视效与气势磅礴的交响音乐拉开了影片的序幕,也确定了当代科幻电影充满哲思和想象力的风格与特征。影片开篇的交响诗配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体现了科幻电影的雄心,即电影与哲学、音乐一样,能够从人类整体的宏大视角思考人类的命运,想象宇宙的未来,这是科幻电影有别于其他电影类型的根本之处。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以来赢得了巨大的赞誉,也引发无数关于中国科幻电影的聚讼。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无论是怀有乐观预期,还是抱持保守心态,都应基于科幻电影的本质特性、世界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的体液叙事、话语机制与修辞逻辑

来源图书: 电影、技术与社会
作者:孟君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简介: 科幻电影是一种类型电影,也是一种电影类型。就类型电影而言,从题材内容到风格形式,从科学技术想象到电影技术应用,科幻电影在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已经建构出与电影工业匹配的种种范式,并始终遵从和维护这套规则体系。与其他类型电影相比,科幻电影的范式无疑是庞大可观的,在题材方面它发展出太空探险、黑暗未来、外星生命、科学怪物、智能机器、时空旅行、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等科幻子题,在风格方面则发展出赛博朋克、轻重机甲、末日世界、暴力美学、沧桑美学、复杂叙事(譬如嵌套、环形、交叉、多线交叉叙事)等话语修辞形式。作为类型电影,科幻电影无疑已经全面确立行之有效的范式,它获得受众的极大共鸣从而称霸电影市场,亦因之对当代社会和...
上一页 1 2 345678910下一页  第 /236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