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考古列表 >历史考古详情

一部宋版古籍的流传史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05-13
收藏 纠错

  藏书印,是钤在书籍上,表明“此书属我”、表达收藏者个人志趣情怀的印迹。藏书印伴随着中国传统书籍的物质形态、印章学、藏书文化和古代文人思想意识的发展流变而产生、发展、兴盛和衰落,是中国古代藏书史、藏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藏书家每获珍本秘籍,大都会在上面钤盖自己的藏书印,清末学者叶德辉就说,“藏书必有印记”。藏书印历来受到版本目录学家的重视,因为可以通过它,考索某部古籍的传承历史,所以,现代文学史家唐弢说,“(藏书印)给后人留下一点溯宗考源的线索”。

  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有一部宋刻《分门集注杜工部诗》二十五卷,是现今存世的总计19种宋刻《杜集》中仅有的两部完本之一(另一部收藏在上海图书馆,亦为足本),其他17种宋刻《杜集》都存在残册或阙页补配的情况。此书为南宋建阳坊刻本,原为近人潘宗周旧藏,后归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张元济辑印《四部丛刊》初编时,即借潘宗周藏本为底本影印。1974年,台北大通书局据《四部丛刊》初编本再次影印,收入《杜诗丛刊》。1979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再次据潘氏藏本,改为十六开本影印,名曰《四部丛刊正编》。此后的《中华再造善本》《续修四库全书》本也皆以潘氏藏本为底本影印。

  此本出自坊刻,虽刻印精良,但因编纂质量不高,存在较多瑕疵,历来学界对其评价不高。《续修四库全书》本提要就说:“此书编纂似未经学人之手,纯为坊间书贾所为,粗制滥造,为学者所诟病。”王国维《宋刊〈分类集注杜工部诗〉跋》批评说:“杜诗须读编年本,分类本最可恨。偶阅数篇注,支离可哂。少陵名重身后,乃遭此酷,真不幸也。”周采泉认为此书“以学术价值而言,在宋代《集注》本中最为下乘”。万曼也批评此书“仅可供参考,不堪阅读”。然作为存世稀少的宋代《杜集》完整注本,此本仍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在杜诗学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翻检是书,可见共钤有“毛氏子晋”“子晋”“孙佑宸前生经眼再来看”“谦牧堂藏书记”“寒云秘籍珍藏之印”等16种。其中的“孙佑宸前生经眼再来看”“留侯开国”“汉阳徐氏南园珍藏之印”“西谷”诸印,因笔者孤陋寡闻,不知其详,其余皆可据相关文献梳理出此本的大致递藏历史。

  明代:毛晋汲古阁旧物

  除了几枚不可稽考的藏书印外,此本钤盖的年代最早的藏书印为明代江苏常熟藏书家毛晋,每卷前后基本都钤有“毛氏子晋”“子晋”两种朱文印,说明此本经宋元后,曾被明代毛晋收藏。

  毛晋(1599—1659),江苏常熟人,原名凤苞,字子久,后改字子晋,别号汲古主人,明代著名藏书家和刻书家。家富藏书,多达八万四千余册,其中多是宋元刻本,建汲古阁贮之,编有《汲古阁书目》。

  清代:先后经纳兰揆叙、万承纪递藏

  此书多处钤印“谦牧堂藏书记”(白文)、“谦牧堂书画记”(朱文)。谦牧堂,清康熙年间纳兰揆叙的书室名。据此可知,此书历经明清易代之乱,却依旧保存完整,实属不易。

  纳兰揆叙(1674—1717),满洲正黄旗人,字容德,康熙朝重臣纳兰明珠次子、清词大家纳兰容若之弟。揆叙性喜藏书,多达万卷,其中宋元刊本有几十种,编纂有家藏书目《谦牧堂藏书总目》。

  揆叙终康熙朝恩宠无比,康熙五十六年卒,谥文端。但至雍正二年,因揆叙曾参与康熙朝的“立储之争”,雍正下旨对其夺官削谥,并将其墓碑改为“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其藏书后来一部分流散民间,余者尽归清内府。

  此本钤有“万承纪”印,可知自纳兰揆叙后,传至乾隆、嘉庆时期的金石学家和藏书家万承纪手中。万承纪(1766—1826),江西南昌人,乾隆五十七年举人,嘉庆初以军功任知县,后官至江苏知府。万承纪书画皆佳,藏书亦丰,多达数千卷,其中以名家集部图书居多,藏书印有“廉山”“万承纪”“紫云山房鉴藏书画印”等。

  另外,此本几乎每卷首尾皆有“广圻审定”朱印。顾广圻(1766—1835),字千里,江苏苏州人,乾嘉时期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疑万承纪任江苏知府期间,曾聘顾广圻入府,对此本进行过鉴定。

  民国:由袁克文传至潘宗周

  此本多处钤“克文”“佞宋”“寒云秘籍珍藏之印”,据此可知,在清朝覆灭后,此本归袁克文所有。袁克文(1890—1931),字豹岑,号寒云,河南项城人,民国四公子之一、袁世凯次子。袁克文擅书法,工诗文,喜收购文物,种类有古钱币、名家书画及古籍珍本秘籍等,编纂有《寒云手写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种》。此本即袁克文收藏的29种宋版古籍之一。袁世凯死后,袁克文长期寓居上海,生活窘困,收藏的文物大部分被迫售卖。时在上海的潘宗周,就这样得到了这部宋刻古籍。

  潘宗周(1867—1939),字明训,广东南海人,近代著名藏书家。潘宗周于1919年到上海学做生意,因机灵能干,不久,就在外商洋行里当了买办,后成为上海商界巨富,并当上上海工部局总办。潘宗周在上海20年,不惜花费巨资收购宋元版古籍,总计100余种,编纂有《宝礼堂宋本书录》四册。其藏书室之所以名“宝礼堂”,就是因为得到了袁克文所藏的海内宋刻孤本《礼记正义》和《公羊经传解诂》二书。潘宗周去世后,其子潘世兹将这批珍贵的宋刻古籍,全部捐赠给北京图书馆。所以,此本钤有“北京图书馆藏”印章。

  《分门集注杜工部诗》自南宋末年刊印行世后,历经800多年的风雨,先后经明代毛晋、清代纳兰揆叙和万承纪、民国袁克文和潘宗周递藏,却依然完整无损,最后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由难得一窥的私人珍藏而转为人人可阅的公藏,这无疑是其最佳归宿。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图书馆藏宋版《分门集注杜工部诗》校注”(21FTQB02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