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考古列表 >历史考古详情

重思“李岩是否确有其人”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05-13
收藏 纠错

  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李自成起义军中谋主李岩“是否为乌有先生”的论辩始终不休。顾诚《李岩质疑》一文发表后,一些学者从早期史料入手,详加考证,指出“所有关于李岩的记载都不是第一手材料”,李岩故事最早只能追溯到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明确“李岩确无其人”的学术观点。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积极探索新材料,以河南博爱唐村出土的《李氏家谱》等材料为依据,探讨李岩生平经历与活动情况。此后,学界论争逐渐胶着于“李岩是否为真实存在的自然人”,在《李氏家谱》面临证伪质疑后,这一问题再度扑朔迷离。对此,回归李岩故事的初始面貌,还原李岩脱胎于小说创作的文学属性,当为我们突破论争瓶颈的有效途径。

  李岩事迹最早见载于《剿闯通俗小说》。该部时事小说面世前,“关于李岩身世的传说尚未成形”,作者懒道人以当时流传甚广的李公子传说为基础,成功勾勒出一位仁厚爱民的起义军智囊形象,情节叙写尤以李岩投闯与李岩之死两段情节为核心,一举将“杞县李岩”置入明末农民战争关键节点上,成为李岩由小说家言入史的演变起点。

  在小说第一回“李公子民变聚众,闯踏天兵盛称王”中,作者详尽介绍了李岩因放粮救民惹县官不满,无辜入狱后被百姓救出,最终无奈率众投闯的曲折经历。从此,脉络完整的李岩故事横空出世,李岩的基本面貌就此确定,除家庭成员、早年履历等内容尚待后人为之敷演添加外,读者此时已能基本了解李岩的救民义举与济世之才。此外,懒道人还着重强调李岩高明的宣传手段、抚民政策之于农民起义发展的直接影响,将李岩确定为起义军中核心成员。随《剿闯通俗小说》传播开来,曾经广为人知的“李公子传说”彻底为“李岩传说”取代,计六奇《明季北略》指出:“予幼时闻贼信急,咸云李公子乱,而不知有李自成。及自成入京,世犹疑即李公子,而不知李公子乃李岩也。故详志之。”可见,李岩故事虽为小说家言,却打破了文史壁垒,甚至于改变了计六奇等亲历时事之人的历史认知。

  与此类似,“李岩之死”也始于小说创作,后为史家采信。懒道人笔下,李自成伤重不治后,牛金星忌惮李岩颇得人心,欲排除异己,随即以谗言加害,最终在李自成默许下设鸿门宴击杀李岩。此后,这段故事见载于多部史籍,内容大体相类,“或直接,或间接,都祖述于说部书懒道人的《新编剿闯小说》”。李岩结局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也自小说延续至史册,最终影响读者的史学判断:“李岩之死”既是起义军内部斗争日益激化,矛盾不可调和的直接结果;又是导致农民起义军彻底走向分崩离析的导火索,极大加速了李自成起义走向败亡的历史进程。这一关乎李岩的文学想象被学界概括为“李岩悲剧”,甚至被认为是“扩大而成为了种族的悲剧”。此后,有学者专注于探讨李岩悲剧的巨大影响,将李自成败亡原因总结为“错杀李岩”,着重从中反思历史教训;也有学者指出,《剿闯通俗小说》创作出炉后,“甲申史料诸书几乎皆因莫辨真伪而受其影响。诸书中李岩活动几乎全同于小说所写的三个阶段”。由此论之,李岩历史地位实为小说创作产物,围绕李岩展开的史论探讨也应回归文学分析。

  近代史学界热切讨论李岩,原点应追溯至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一文。《甲申三百年祭》立足于1944年社会现实重提李岩故事,既为反思历史教训,也寄托着作者的个人情怀,其内涵不仅限于“论史”,更有以此隐喻20世纪中国政治局势的深层寓意。由此,“杞县李岩”具有了现代色彩的讨论意义,超越时空的广泛影响,在新的史学话语体系中再次勃发了生命力。

  从此,李岩传说成为了更具现实性、政治性,既能用于历史反思,又适合于个人寄寓的李岩想象,具有了更明确的经典意义:其一,作为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引发后世文人的深切共情。明末农民战争史语境中的李岩,最终脱离“杞县举人”的原初面貌,抽象为蕴含深刻的象征符号,既代表着堪称典范的宣传家、革命家,又寄寓了知识分子忧虑前途命运的个人思考。其二,作为深受百姓爱戴的仁义领袖,李岩故事深刻影响着广大群众的历史认知。无论学界怎样争论,“起义军中有李岩”都无疑已是大众共识,从明清易代之际直至今日,文艺作品凡与李自成史事相关,都必定要提及李岩。李岩公子形象成为乱世中构筑起的美好愿景,真实反映着黎民百姓期盼免受战乱之苦的强烈呼唤,为此,大众仍然对李公子“宁可信其有”,热衷于讲述其人生故事,探讨其命运悲剧。

  否定李岩真实性,并非蔑视李岩价值,抹杀其历史贡献,或是由阶级立场出发,将李岩斥之为封建反动势力,有学者将“李岩质疑”这一学术讨论本身视为歪曲历史的阶级斗争产物,恰恰是未能正确理解李岩问题。

  李岩是否确有其人?这看似是一个具体问题,却包括了两个不同层面——“作为自然人的李岩是否存在”及“影响李自成起义兴衰变化的谋主李岩是否存在”。前者是存在唯一答案的客观现实问题,其结果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后者则与学者的主观判断密切相关,要合理论述李岩的历史意义,就不得不首先厘清小说叙事与客观历史的界限。因此,当我们立论为“世上无李岩”,就并非是简单声明起义军中没有名为李岩的自然人,而是要明确这一观点:起义军中智谋不凡的知识分子、极具宣传天赋的革命家、个人遭际直接影响起义成败的李岩,并非历史真实,而是源出于《剿闯通俗小说》的虚构产物。李岩身上值得挖掘、引人深思的史学价值,均为文学创作使然。

  剥离文学想象与历史真实,是我们探讨时事小说文学性表现的前提,也是史学研究趋近历史真实的必要条件。正视“李岩质疑”,才能更客观地看待李自成起义史事及相关文学作品,以更合理、更恰当的研究角度,继续总结明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教训。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