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学术圆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国家安全理论创新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2-16
收藏 纠错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当前,国家安全学已经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如何更好地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中国国家安全学构建意义重大。本期“学术圆桌”,通过掌握系统思维方法,统筹我国发展与安全同全球发展与安全关系问题,以及推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的理论创新三个维度,聚焦国家安全研究的政策解读与学理运用能力提高,以期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创新提供更多支持。

系统观念视角下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戴长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构建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相互适应的新安全格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新发展格局促进新安全格局。这一论述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我们认识和处理新时代条件、新发展阶段、新变局下的国家安全问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阅读原文】

科学把握发展与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于洪君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顽固存在,力量对比失衡与地缘政治冲突相互交织,国际秩序混乱与全球治理无序彼此叠加,世纪疫情与经济衰退困扰世界各国。人类和平与发展遇到诸多风险与挑战。在这一背景下,重新认识并科学把握发展与安全的内涵与外延,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 【阅读原文】

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的理论机遇与战略指引

◇董春岭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首次以专章论述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首次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思想提升至总纲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首次全面、系统地做出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报告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并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的构建提供了战略指引、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时代需求也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的构建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阅读原文】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