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考古列表 >历史考古详情

史料与史学视角下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反思与进路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5-05-20
收藏 纠错
  2025年4月26日,第三期中国史学史青年学术沙龙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此次沙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理论与史学》编辑部主办,来自全国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学术期刊的30余位学者围绕“史料与史学:新时代中国史学史的发展”这一议题参与了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赵庆云在致辞中表示,马克思主义史学强调史观与史料的结合,史学史研究既注重理论思考,又深耕史料基础,这种理论与史料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是推动中国史学史学科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此次沙龙按照“史学史学科定位与研究进路”“百年来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史学史视野下的史料及其理论”“史学史研究资料的拓展与展望”“传统史学史的理论推进”五个分议题的顺序依次展开。
  史学史学科在新时代的定位与研究进路是推动史学史发展的首要问题。廊坊师范学院教授时培磊展示了人工智能给史学史研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为青年学者既要掌握技术工具,又应坚守人文内核,做新时代史学史研究的突破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廉敏从新时代的内涵出发,强调史学史研究应当与时俱进,自觉调整本学科的问题意识,积极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兰州大学教授邱锋从知识、修辞和图像的角度探讨中国史学史学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开放的史学史”这一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志刚重新思考了史学史的学科定位,认为史学史不应仅仅被视为既有历史学的分支学科,更是一种具有广义历史学意义的认识方法,是“众史之史”。
  回顾中国史学史学科的百余年发展史是推动史学史发展的必要条件。山东大学教授陈峰主张将“20世纪中国史学”与“20世纪中国”研究深度整合,来实现“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突破。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王传认为,系统整理晚清民国时期遗逸的史学史文献,有助于完善近现代史学史学科的学术谱系,并且有可能改变学界对史学史发展道路的个别理论认识。云南大学副教授毛春伟认为,在积累中进步、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是中国史学史研究取得突出成就的重要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靳宝认为,郭沫若批判地继承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统考据方法相结合,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方法论基础。
  史料理论研究是推动史学史学科发展的一个有待加强的重要问题。南开大学教授朱洪斌认为,学人日记将时代语境和个人视角相结合,为我们审视历史提供了独特视角,对于微观史学有着独到的史料价值。淮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吴航指出,白寿彝先生在利用史料和古籍整理等方面的学术贡献,体现了他研究史学史的深厚功力和卓越器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鉴鸿认为,前辈学者尹达以理论与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史研究的先河。
  资料的拓展是推动史学史发展的一个基本环节。在这一环节仍有可观的创新空间。内蒙古大学教授李德锋表示,《青史演义》虽被视为文学作品,但作者尹湛纳希自视此著为史著,书中也相当排斥文学修饰,具有明确的历史立场和近代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应宪重读并剖析了朱希祖《北京大学史学系过去之略史与将来之希望》,认为此文对于理解现代史学系初创期的课程建置、教育理念及历史学科的科学化与专业化进程均有助益。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谢盛通过对民国史学期刊发刊词的研究,揭示其在理论引介、方法革新和领域拓展等方面具有多重价值。
  传统史学史的理论推进是推动史学史发展的持续力量。北方民族大学教授胡祥琴从拓跋鲜卑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深刻分析了北魏历史上的两次德属变更,以及史书撰述对北魏德属变更的深度反映。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刘开军梳理了《明史纪事本末》编纂脉络、史料来源和叙事技艺,认为“谷应泰曰”透露出“明鉴”取向,其补续与节选本的传播印证其在清初史学中的典范意义。华中师范大学讲师王亮军认为,明人从时、地、人三重维度展开对当代风俗的研究,认为其具有“致治”的思维导向,对后人的历史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胡楚清通过考察宋代奏议中的历史评论认为,奏议中的史论不仅对君主决策和政局演变产生一定影响,而且提升了史学的话语地位。
  在此次学术沙龙中,年轻的史学史研究者既自觉坚守着学术的薪火传承,又积极关切着社会的时代变迁;既秉持了严谨求真的治学精神,又展现出多元创新的研究方法。其间热情洋溢、精彩纷呈的讨论氛围告诉我们,史学史学科在新时代的发展充满潜力,值得期待。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