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考古列表 >历史考古详情

“第三届全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青年论坛”在济南召开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5-10-14
收藏 纠错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清俐 通讯员 王元禄)9月20-21日,“第三届全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青年论坛”在济南召开。论坛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新路向”为主题,国内3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近60位青年学者参会。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文史哲》杂志名誉主编王学典,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委员、《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主任徐志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陈峰主持开幕式。
  王学典深情回顾了1991年全国首次青年史学工作者学术会议带给当时青年学者鼓舞和激励,继而从三个方面对青年学者提出殷切期望。第一,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必须有思想,有独立思考;第二,一个人的思想能力和他头脑当中的学科资源储量成正比,青年学者要充分吸收其他学科的思想资源,广泛关注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从而提高个人思考能力;第三,青年学者应该有超出专业范围之外的更大追求,包括浓厚的家国情怀、远大的抱负志向、坚韧顽强的信念,从而回应国家和民族的重大需求,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王学典表示,就学术研究而言,“不入主流,难成一流”。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锻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是中国当下学界、思想界、理论界的主流,期望诸位青年学者能够在投身到这一新时代伟大工程中不断提升学术能力。
  徐志民表示,本届青年论坛既是一场重要的学术盛会,也是一次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敬之旅;既是一场以青年才俊为主角的学术会议,也是一场老中青三代学人“传帮带”和赓续学脉的思想盛宴。他期待,与会学者必能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深入探讨,碰撞出更多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史学光辉的思想火花,并以本届青年论坛为契机,加强学术合作,共同推动新时代历史理论研究的繁荣发展,为加快构建中国历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届论坛分三个会场同时展开。与会学者重点围绕中外历史理论与历史思潮、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体系构建、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新中国历史学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全球视野下的西方史学史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学者站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领域的前沿,通过运用新的研究路径与方法,在相关重要问题的认识上贡献了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彰显了青年学者的学术创新精神和现实关怀。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与会学者积极回应人工智能浪潮,思考AI给历史学研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反思人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数位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作为评议人,对参会论文进行了深度评议,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帮助青年学者迅速成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李政君作会议总结。他认为,论坛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反映了新时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的趋势;二是议题兼具传统与前沿两个方面,尤以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相关探讨值得关注;三是议题相对聚焦,有助于论坛取得实效。他回顾了全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青年论坛的创办历程,强调论坛的初衷是为有志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青年学者搭建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进行跨学科、多视野、有活力的学术讨论,着力打造一个既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的学术共同体,希望各位青年学者能够携手并进,为繁荣新时代中国史学贡献力量。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与山东大学共同主办。
【编辑:齐泽垚】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