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解释若干途径的批评与反思

作者:刘怀玉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简介: 在世纪与千年之交的中国哲学界,出现一股反思与讨论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现象既不奇怪也不偶然,但参与讨论的一些观点还是很有商榷余地的。比如,有讨论者自觉不自觉地将马克思哲学当代性意义直观等同为在改革传统教科书体系基础上建构新教科书体系、形成新理论形态;也有立论者将马克思主义当代性意义理解为就是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或直接对接(话)。而我要问的是,以上这些提法或设想,是否考虑过自己重提马克思当代性意义的前提。首先是否反躬自问一下“个人知识结构”与思考问题的无意识结构究竟如何,以免落入原有解释模式的窠臼。正如有学者不无中肯地批评的那样:“面对我们的理论界,我感到十分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论...

当代哲学的本体论转换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作者:邹诗鹏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简介: 当代哲学本体论转换的必然性在急遽涌动的当代哲学变革浪潮深处,正在酝酿着一场哲学本体论的根本转换,这场转换的实质是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本体论转换为感性的、非实体性的生存论本体论。本体论作为“第一哲学”,是整个传统西方哲学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石,传统哲学对经验与常识世界的超越,对超验及形上世界的迷恋,对逻各斯精神的信赖,对统一性、总体性以及体系构造活动的追求,对概念辩证法的推崇,都与传统本体论在理论实质上的抽象性、超验性与实体性密切相关。事实上,传统西方哲学中的所有问题都源自本体论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当代哲学对传统哲学的反叛与变革不过是发生在哲学深处的本体论转换的种种具体表现而已。传统哲学本体论...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陈先达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简介: 没有关于本体论的理论,就没有哲学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学术界争议颇多,其中既有关于译名的争论,也有关于本体论自身的争论。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本体的词义学考证,也不能因为各种唯心主义的、神学的,以及旧唯物主义形而上的本体论而否认它在哲学中的地位。哲学中本体论存在依据的最深层的根源不是人的哲学思辨,我们不能依据某些错误的本体论观点而对本体论作为哲学问题采取拒斥态度。本体论问题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是人的实在处境和生存需要。人生活在世界之中。人是生活于世界中的人,人面对的是人的世界。人的生存依赖世界,人必须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作为不同于具体自然科学的哲学学说不能无视这个最根本的事实。对客观世界的具体...

我们的德业之师

作者:周德丰
出版日期:2023年04月01日
简介: 院庆之际,莘莘学子喜聚校园,都在追思自己就读南开的点点滴滴,更不能忘怀当年殷勤执教的诸师。教泽绵绵,师恩难忘,师友之情,常萦于心。这是南开哲学人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一位后学的赤子之心。我深受哲学系师友的恩惠。我是1972级的学生,当年称“工农兵学员”,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已有40年了。在南开,我先做学生,后做先生,做了先生仍继续做学生。如今,我虽已年过花甲,仍能挥动教鞭,余勇可贾。这一切皆离不开师友相助,同事相帮。在学业和品德方面,许多老师的言教身教使我终身受益,永驻心头。温公颐先生的博学鸿儒之形象,冒从虎先生的谈笑风生之神情,冯桂贤老师平易近人之态度,刘文英先生温文尔雅之风貌,仍栩栩如在目前。...

三十八载勤耕耘 桃李芬芳满园春

作者:林红 李卓
出版日期:2023年04月01日
简介: 在南开哲学学科的发展历史上,方克立先生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方先生把自己一生最宝贵的年华全都奉献给了南开,他筚路蓝缕、辛苦耕耘,开创了新时期的南开中国哲学学科,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和社会精英,确立了学界公认的南开中哲研究的学术传统。尽管身在北京,方先生一直关心着南开哲学学科的发展,听说南开哲学院五十周年院庆要进行“老教授访谈”活动,他欣然应允。2012年5月16日上午,在北京他的办公室里,方先生与每一位来访者亲切握手,笑称“老家来人了”!谈起在南开的岁月,方先生滔滔不绝,细数着点点滴滴,品咂着个中滋味,俨然不像一个年逾七十的老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风华正茂的年代。1973年,方克立先生调入南...

我把自己主要定位于一名教师

出版日期:2023年04月01日
简介: 本报讯 9月20日,在我院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之际,由我院文史哲学部主办,研究生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院团委联合承办的“学问有道·名师论坛2008”系列学术论坛第二讲在研究生院开讲。我院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方克立作了题为“我把自己主要定位于一名教师”的报告。方克立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学术方向的把握、教书育人的体验等三个方面阐释了做人、做事和治学之道,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向青年学者提出了四点希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打好学术基础;关注现实问题,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学术前沿;坚持“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耐住寂寞,做到平实无华。最后,方克立与青年学者就中国...

谈“于丹现象”

作者:钟华
出版日期:2023年04月01日
简介: 《于丹〈论语〉心得》推出后,不仅引起学界的热烈讨论,而且引起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和经典著作的空前关注,这也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问题。为了解学者群体对“于丹现象”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和经典这一问题的看法,《科学时报》记者钟华采访了张岂之、汤一介、方克立、刘梦溪四位著名学者,他们对记者提出的问题作了相应回答。方克立先生主要回答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现实意义问题,方先生说:“经典的教育非常重要,特别是过去的100多年,我们文化发展中确实有一些问题,我们过去的文化取向太过于向西方倾斜,年轻人感兴趣的都是西方的东西,对我们传统的东西,特别是经典就更陌生了。青...

方克立:尽师之天职 立帅之风范

作者:何海清
出版日期:2023年04月01日
简介: 今年9月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开学典礼上,一位白发长者的致辞多次获得热烈的掌声。他一开头就说:“今天的开学典礼,主要是欢迎345位新同学,欢迎你们加入到研究生院这个大家庭中来。在你们报名、考试、招生录取的全过程中,我还是这个学院的院长;今天不做院长了,但还在这里当教授,带博士生,仍然是研究生院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是和你们共同学习、生活在一起的朋友。”在研究生院22年历史中做了6年半院长的方克立教授,就在这一刻卸任了。此刻,他的面前是一张张依依不舍的脸庞和一束束芳馨的花朵。这天下午,根据正在国外访问的新任院长李铁映的指示,研究生院党委组织召开了一个欢送方院长离职的座谈会。出席会议的主要...
上一页 7891011 12 13141516下一页  第 /913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