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 18
    2022-10

    欧阳谦教授:作为一种新闻工作的“批判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李秀伟 通讯员 朱镇华)2022年10月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网合办的2022年度“哲学的殿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名家讲座系列”第二讲举行。本场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欧阳谦教授主讲,主题为“作为一种新闻工作的‘批判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聂敏里教授主持。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14
    2022-10

    [j讲座预告]郝立新: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冲突与选择

      讲座题目: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冲突与选择   讲座时间:10月21日周五晚上18:00-20:00   主 讲 人:郝立新教授   主 持 人:臧峰宇教授 郝立新   个人简介:郝立新,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院长,哲学院教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哲学专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13
    2022-10

    江怡:分析方法与中国现代哲学话语体系的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李秀伟 通讯员 董化文)2022年10月8日,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任之讲堂”2022年秋季学期第1讲(总第31期)举行,本次特邀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分析哲学研究所所长江怡教授作题为“分析方法与中国现代哲学话语体系的建设”的线上学术报告。讲座由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院长尤洋教授主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10
    2022-10

    【讲座预告】杨慧林:中国思想的“对言”结构

      讲座题目:中国思想的“对言”结构   主 讲 人:杨慧林教授   主 持 人:臧峰宇教授   杨慧林   个人简介: 杨慧林,文学硕士、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大华讲席教授;先后担任过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等,主要从事比较文学和宗教学研究。近年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10
    2022-10

    [哲学名家讲座]杨耕:哲学的位置在哪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李秀伟 通讯员 程瑶) 2022年9月30日晚,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网合办的2022年度“哲学的殿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名家讲座系列”第一讲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由著名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杨耕教授主讲,主题是“哲学的位置在哪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主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09
    2022-10

    [学术圆桌·高端对谈]“欧墨尼德斯沉睡着”——论现代性的脆弱性

                        本次是“黑格尔与现代世界”海外名家系列。   启动此次讲座,是因为我们大家都深切地感受到世界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原有的规范秩序正在瓦解,而未来世界究竟朝向何方发展,我们还尚未知晓。并且,我们能感受到在当前世界似乎有一种野蛮化的力量,让人无所适从。在此情况下,我们如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08
    2022-10

    李慎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与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治学会会长李慎明发言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总结的十条历史经验,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因此值得高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08
    2022-10

    郝立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与坚持开拓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院长、马研会监事郝立新发言   关于开拓创新,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开拓创新?为什么能开拓创新?如何开拓创新?开拓创新的客观依据是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开拓创新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指导思想上立起了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才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和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08
    2022-10

    李德顺:我为什么关注价值研究

      世界怎么啦?我们怎么办?这是灵魂之问、价值之问。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我关注价值研究,主要是受时代和生活实践中“问题”的启发和激励。   我是1964-196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本科的。记得读大一期间,哲学课的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社会意识诸形式”时,曾就其中的文艺理论问题举过一个例子:戏剧理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08
    2022-10

    李景林:为学须善用加减之法

      古人注重“学”。孔子自称“好学”,弟子中亦仅称颜回为“好学”(“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其为学之方,有一点很重要,我把它概括为一种“加减之法”。这个加减之法,在今天也有重要的意义。   加减法,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678910111213> 跳转至共 34 页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