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际因素与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提出的背景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提出的背景

作者
出版日期2015-12
字数2977字
关键词
中图分类
折扣价¥0.61定价:¥1.02

有研究者提出,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利用国际分工,利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资金等来发展自己的经济。中国的开放取得的突飞猛进的成就,恰恰是对斯大林一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彻底否定。我以为这样的以今非古是没有道理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并非是无源之水,并非是头脑臆想,当时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苏联国内的现实状况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背景,这一理论在当时是适应现实而形成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首先,基于国际形势的新选择。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
错误反馈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提出的背景//苑秀丽.国际因素与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苑秀丽.国际因素与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