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152025-01
敦煌青绿山水画中的美学旨趣
青绿山水画是我国山水画的重要分支,以表现文人闲雅脱俗的生活情趣及人生理想为特征。敦煌青绿山水画自魏晋萌芽,北周为非主流、自由且持续发展,唐代成为主流艺术。然自五代始,在回鹘的影响下,开始大量出现绿地壁画。宋代复兴青绿画,元代之后数量不多,但是仍有一些旷世名作留于后世。 萌生与探索: 敦煌早……
-
152025-01
中国古代景观实践中的美学意识
景观作为媒介是人们交换审美经验的场所。景观的发生、演变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中国悠久历史中的景观建设与中华美学精神紧密相连。各个时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高度结合,创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实体景观。作为物质实体,景观也是精神文明的体现。纵观中国历代体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结合的建筑、园……
-
152025-01
英国景观史学的诞生
20世纪中叶以降,西方景观史学蔚然兴起,尤以英国景观史学为盛。而英国景观史的开山之作便是1955年出版的《英格兰景观的形成》,它不仅标志着英国景观史学的诞生,而且使其作者霍斯金斯(W. G. Hoskins)戴上了“景观史之父”的桂冠。该书的出版意味着一个历史学新分支的创立,这在学术史上并不常见。 将景观历史充……
-
152025-01
中世纪英国罚金探析
罚金是中世纪英国司法判决中常见的一种经济处罚,由法庭按照习惯法的判例来征缴。诺曼征服后,罚金制度取代了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赔偿金制度。罚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稳定社会秩序。 赔偿金向罚金过渡 中世纪英国罚金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金钱赔偿关系密切。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国建……
-
152025-01
16—17世纪埃及史学的特征
16世纪,马穆鲁克王朝灭亡后,埃及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版图,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奥斯曼帝国统治初期,总督坐镇开罗,并通过近卫军与马穆鲁克兵团对埃及实施严格的政治控制与军事统治,驻守在当地的士兵常因自身利益得不到满足而频发暴乱,埃及人民在冲突与暴乱中苦不堪言。许多学者、匠工出走埃及寻求安身之所。埃及的文……
-
152025-01
自我与身体:对中国故事的阐释聚焦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对中国古典文本的精辟阐释与分析,源于文本细读与“以历史主义精神和历史想象力进行的阅读”。他认为,细读文本不是某种文学批评和理论立场,而是一种话语的形式。他不反对理论探讨或历史主义,但更看重文本。自我意识与身份认同焦虑的问题意识产生了《诗经·大雅·云汉》中周天子面对传统的延续与断裂……
-
152025-01
论开放的现象学
自2014年从哥本哈根大学主体性研究中心(Center for Subjectivity Research)博士毕业,倏忽间已是十年之久。其间致思之路偶有长进,自己关心的课题也从传统现象学慢慢转向其他更具交叉学科性质的问题,例如社会认知、情绪等,研究视野也更多地关注分析哲学、经验科学乃至中国传统哲学中相关问题的讨论。回过头来看,才……
-
152025-01
从现象学论扎根科学的哲学
依照一种对哲学的“刻板印象”,进行哲学思考似乎总意味着脱离实际。泰勒斯因陷入哲学沉思而坠入深井的古老逸事,恰恰生动地印证了这一印象。而在当今时代,“脱离实际”不仅意味着与日常生活脱节,更被解读为对科学的疏离和无法经受科学检验的脆弱性。如果任由这一刻板印象蔓延,将不可避免地引向一种极端观点:应将“……
-
152025-01
《工作与法国社会》
◇蒂埃里·贝尔泰 德尔菲娜·梅西耶/编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出版社2025年1月9日出版了由该中心的两位主任研究员蒂埃里·贝尔泰 (Thierry Berthet)和德尔菲娜·梅西耶(Delphine Mercier)共同主编的新书《工作与法国社会》。 书中提到,如今工作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都在发生变化,能够证明这一点的不仅有远程办……
-
152025-01
语言选择影响人类情感表达方式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语言是否会改变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根据语言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语言人类学等领域的多项研究证实,答案是肯定的。近日,“对话”网刊发文章认为,语言不仅让人类能够彼此交流,还能够塑造我们对周围事物和自己的感知。 文中指出,目前全球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