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自译与修订性的翻译

作者:桑仲刚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01日
简介: 修订性翻译是对源语文本中的疏漏、错误进行修改,或通过调整源语文本的形式和语义结构,使其更接近对源语和目标语文本都具约束力的某一标准、原则、规约或惯例的翻译过程,它也是一个特殊的翻译形式。这里,对源语文本的修改或调整既不是对源语语篇结构的任意删减,也不包括那些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译者为了保证交际顺畅而必须采取的策略(Jung,2002:48),而是为了达到能更好服务于委托人的目的,依据对双语文本都具约束力的标准、原则、规约或惯例对源语文本的局部形式、语义结构所做的增减、替换和变更。一般来讲,对于源语文本中疏漏、错误的处理方法有四种:在译文中改正,不加说明;在译文中改正,加以说明;照原样译出,不...
关键词: 文本  译者  语文  

自译策略的选择过程

作者:桑仲刚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01日
简介: 为了进一步认识自译者的决策过程,这里采用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的解释框架分析制约翻译和自译的语境因素。活动理论源于20世纪早期维果斯基(Lev Vygotsky)提出的社会—文化心理学(Socio-Cultural Psychology)理论,后来列昂节夫(Leontjev,1978;1981)、恩吉斯特罗恩(Engestron,1999)、纳迪(Nardi,1996)等对其作了进一步修订、发展,现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从跨学科角度解析社会活动实现过程的理论框架。德国学者凯拉里(Kiraly,2000)曾基于活动理论,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t...
关键词: 译者  文本  策略  过程  

汉—英短篇小说自译者规律性策略的选择过程

作者:桑仲刚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01日
简介: 可见,由于与普通意义的翻译相比,自译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自译者动机、意图的体现,同时它又会受到更多的伦理约束,也就是说,对源语文本所做的任何无法说明理据的增减和替换,都会引发更多的伦理批评,为此,自译者依据会直接体现其动机,且对双语文本都具约束力的某一规约或惯例,采用意图性策略,规律性地对源语文本的叙事结构进行增添、替换或调整,这就是汉—英短篇小说自译者的策略选择特点。需要指出,该规约或惯例把自译者的社会—文化动机“导向”了自译文本的叙事结构,即为其意图性自译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方案。可见,自译者上述意图性策略的选择是其“自我实现”动机的体现,而普通译者的有意图策略,主要是其出于其依据翻译规范和职业...
关键词: 意图  策略  译者  动机  

制约汉—英短篇小说自译者决策的语境因素

作者:桑仲刚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01日
简介: 如第一章中所述,制约翻译、自译策略选择的语境因素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包括双语文本在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自译者有规律地采用某种策略向目标语读者选择译介自己作品的动机;外部因素包括自译者所处的“社团”、诗学、伦理、翻译规范以及具体情景因素。通过对比可见,本研究涉及的自译者和相关译者所处的“社团”以及意识形态、诗学、伦理、翻译规范相同:自译者为萧乾、张爱玲、林怀民;相关译者为萧乾、张爱玲、罗体模(Timothy A.Ross)和刘洛林(Lorraine S.Y.Lieu)罗体模和刘洛林是与林怀民处于同一时代的中国台湾地区的译者或文学研究者。'>[1];同时由于自译和相关翻译都在中、英...
关键词: 译者  行为  文本  方面  主体  

汉—英短篇小说自译策略的规律、特点及自译者的决策依据

作者:桑仲刚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01日
简介: 前文自译及相关翻译文本的对比分析可见,汉—英短篇小说自译者通过规律性地采用删减、替换表情性叙述为主的叙述评论,删减作为小说场景因素或未直接参与小说“主要行为”的人物,调整“龙套人物”以增添与“主题”直接相关的情景隐含信息的策略,实现了自译小说叙述语气更加中立、客观的“艺术之崇高处”《艺术之崇高处恰在能够客观化》(萧乾,2005e:333)。'>[1],以及增强自译短篇小说“整体连贯性”的目的,这就是汉—英短篇小说自译策略的特点。如第五章第六节所述,这些策略既非自译者出于双语文本语篇特征的差异而必须采取的交际策略,也非对源语文本的任意删减或增添。需要指出,在规律性地采用上述策略调整源语小说叙事结...
关键词: 短篇小说  小说  文本  整体  

汉—英自译短篇小说与相关翻译中的叙述信息

作者:桑仲刚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01日
简介: 如第一章所述,叙述信息属于小说文本的深层结构,同时隐含性叙述信息是分析小说诗性效果的重要参数。为此本章将以源语文本为参照,对比分析汉—英自译小说文本中的叙述信息。通常,小说作者采用一定的“叙述话语”,以叙事文本为媒介向读者传达了两种信息:明晰、隐含叙述信息。如普林斯(Prince,1982:36)所述:明晰叙述信息指叙事文本中那些明确断言的(asserted),“能够直接提问或否定的信息(it can be naturally questioned or denied)”。也就是说,明晰信息是不需太多依赖于语境因素,仅通过文本的形式结构分析和逻辑语义推理就可以获得的信息(Gutt,1996:2...
关键词: para  信息  文本  小说  萧乾  

汉—英自译短篇小说与相关翻译中的人物

作者:桑仲刚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01日
简介: 作为叙事结构中“故事”的要素之一,“人物”是小说中赋予了特定道德和个性品质(moral and dispositional qualities)实施“行为”的个人或群体;所谓“人物塑造”是指作品中对人物形象、动作以及思想、生活方式等的描写和展现(presentation)(Chatman,1978:107—108)。本章将主要从人物及其塑造方面探讨作者对汉—英自译短篇小说的处理。文学批评理论中传统的人物观有两种:“功能性”和“心理性”人物观。“功能性”人物观主张人物为“情节”的产物,它们的地位是“功能性的”,换言之,“人物”虽为“行为”的参与者,但仍从属于“情节”或“行为”(Chatman,1...
关键词: 人物  para  小说  萧乾  行为  

《相关翻译文本中的叙述评论》小结

作者:桑仲刚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01日
简介: 这样,可就所抽选自译短篇小说和相关翻译双语文本中叙述评论分析的结果作一对比。经统计,本研究所选汉—英自译短篇小说文本中共删减、替换(“评论”被替换为“描述”或“转述”)33例表情性叙述评论、12例信息性评论、10例感染性评论,其中表情性叙述评论占总数的60%(分别占各个自译者所删减、替换叙述评论总数的 54%、78%、80%),信息性、感染性叙述评论分别占22%、10%;在相关翻译文本的14例叙述评论中,仅有“Dog”中的3例是增添部分,其他翻译文本中叙述评论的变更或替换不明显。可见,自译者删减、替换表情性叙述评论的策略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相关译者的策略特点不突出。如萧乾(2005e:333)...
关键词: 文本  评论  小说  叙述者  
上一页 45678 9 10111213下一页  第 /5472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