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山水画论的天地观

作者:赵卿
出版日期:2022年05月01日
简介: 中国古代的天地哲学形成了相应的天地观,中国古代天地哲学包含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天地如何生成,二是天地如何化生万物。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古代山水画论是对中国古代天地观的反映,这意味着山水与天地有一种紧密的关联:画“山”意指“天”,画“水”意指“地”。中国古代山水画论,是关于画山水的理论,它将天与地二者的关系转化成了山与水二者的关系。可以说,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从艺术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天地哲学的相关思想。与此同时,在当代环境美学的语境中,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地”概念,才是最接近当代西方“自然”的概念,对这一概念的辨析,是正确理解中国自然美学的前提,是沟通中西自然美学的一个重要契机。天地的生成与化生,分别指...
关键词: 山水画  天地  自然  万物  中国  

墨法的凸显

作者:赵卿
出版日期:2022年05月01日
简介: 基于前两节的分析,我们可知,侧重两种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艺术,在艺术法则和艺术要求上也有所不同,因此,二者分别被称作“六法”与“六要”,从内容上看,它们的确有明显差异,有各自要侧重处理的问题。“六法”与“六要”,分别是人物画和山水画的重要艺术法则,前者的服务对象是人物,后者的服务对象是山水,在一定意义上说,“六法”与“六要”分属不同的艺术批评系统。因为,本章的主题是在山水画与人物画的对比中,着重说明山水画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所以,就本节的任务来说,不是讨论“六要”与“六法”的联系,而是在对比二者的过程中,明确“六要”在内容上有了怎样的显著改变。而这一显著改变的地方,正是“六要”显示其自身独特性的...
关键词: 墨法  天地  山水  人物画  山水画  

绘画功能与价值观的变化

作者:赵卿
出版日期:2022年05月01日
简介: 绘画题材的变化,也暗示了艺术价值观的变化。从前文对两个画科的史论与美学背景的简略介绍中可知,人物画反映的价值观主要是“世俗生活的表征性”,山水画反映的价值观主要是“对世俗生活的精神超越性”。笔者认为,二者分别构成了人类存在的两大基本情感结构的来源,即“世俗性”与“精神性”,二者共同作用于生命情感的“真谛”。换句话说,“世俗性”指向世俗生活;“精神性”指向对世俗的精神超越。中国绘画思想史也证明了,虽然山水画的出现晚于人物画,但其重要性并不次于人物画,甚至说赶超了人物画的画史地位。从一些画论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变化:唐始有“夫画者以人物居先,禽兽次之,山水次之,楼殿屋木次之”(唐)朱景玄...
关键词: 功能  价值观  山水  画家  天地  

绘画题材的历史变化

作者:赵卿
出版日期:2022年05月01日
简介: 人物画是一种以“人”为描绘对象的绘画题材,山水画是一种以“山水”为描绘对象的绘画题材。从两种绘画题材正式确立的时间上看,人物画确立于南朝,“六法”的提出是其确立的标志;山水画确立于五代,“六要”的提出是其确立的标志。从时间上看,人物画的确立要远早于山水画,这表明人物画比山水画的发展历史要更悠久一些。笔者认为,这一事实背后,反映了绘画中,人物画是最先被社会给予关注的画科,说明人物画满足了社会最为需要的某些功能和价值,例如意义在于追思先人的人物墓刻画、帛画,满足权力欲望的历代帝王像,以及旨在保留个体记忆的各种肖像画,等等。然而,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莫过于“恶以戒世,善以示后”这类绘画的教化功能参见“...
关键词: 绘画  题材  人物画  山水画  山水  

《论山水画论的笔墨说:以天地观为中心》导论

作者:赵卿
出版日期:2022年05月01日
简介: 一本书的标题是“论山水画论的笔墨说:以天地观为中心”。标题的设定,意在阐释本书的两大研究对象,一是“天地观”,二是“笔墨说”。其中,“天地观”是“笔墨说”言说的中心。“观”与“说”二字,指明本书的研究层面主要是侧重美学理论方面。“中国山水画论”作为对“天地观”与“笔墨说”二者的限定词,规定了本书研究对象所属的研究范围。从中国古代绘画史与(山水)画论看,山水画、天地、笔墨三者具有密切的内在关系。这样说的依据有三:一,就山水与天地的关系而言,山水是天地中的山水,它作为整个天地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往往被古人视为天地的微缩;中国山水画论所揭示的山水美学,实则根源于中国古代的天地哲学,反映的是古代山水...
关键词: 笔墨  天地  自然  中国  山水  

《墨戏研究》结语

来源图书: 墨戏研究
作者:谷疏博
出版日期:2022年04月01日
简介: 通过对墨戏内涵、历史发展脉络、生成原因、美学特征以及哲学价值诠释诸方面的深入探讨与研究,可见墨戏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乃至对于整个中国绘画史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认为,墨戏对于中国古代绘画史、中国古代画论的影响是巨大而持久的,这种影响不仅仅以显性的方式发生,同时也大面积地浸入传统文化无意识的深层郑笠:《庄子美学与中国古代画论》,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9年。'>[1],参与文人士大夫、禅僧的性格塑造与心理建构,并集中地体现在主导中国绘画审美趣味的文人画体系之中。墨戏属于文人画的传统,却又是文人画中最精华、最生动的部分,它与工笔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反差,同时又蕴含着水墨大写意的豪迈与...
关键词: 绘画  精神  思想性  画家  主要结论  

《墨戏的价值》小结

来源图书: 墨戏研究
作者:谷疏博
出版日期:2022年04月01日
简介: 文人士大夫缘何会对墨戏情有独钟,他们又因何而墨戏,这是本章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墨戏首先是作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一种,但同时它又未曾止于画,它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正是源于借由墨戏可以表达自我的情感,相比于院体画与民间画,墨戏是“言志缘情”的产物。墨戏提供给了画家充分的宣泄心绪、表达情感的场域,无论是欢欣喜悦、优游适意,抑或是哭天抢地的忧伤愤懑与困苦,它都能够得以承载。而作为文人画传统的墨戏在产生之初,便是为那些仕途不顺、愁肠郁结于现实生活中却又抱有执着政治理想的文人们,因理想受阻而寻得的排解方式。由此墨戏不仅仅在于画,还在于我,在于我之心绪、情感的表达,在于浇心中之块垒。墨戏虽是文人士大夫画艺不精、技...
关键词: 情感  画家  士大夫  文人  主要结论  

我不在我 而在天地

来源图书: 墨戏研究
作者:谷疏博
出版日期:2022年04月01日
简介: 墨戏的价值不在于它仅仅作为一种绘画作品,而是作为媒介,来凸显作为画者的那个我。换句话说,即墨戏的价值在于“自有我在”,包孕着对自我情感的表达。那么,到了这里,墨戏的价值就走到了终点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便是矮化了墨戏的价值,更无法解释为什么文人画的精华之作多出于墨戏且能够传承至今仍备受推崇。实际上,墨戏中所包孕的“我”的个人情感往往是把握普遍情感的一个媒介,这个普遍情感即人类的情感,即宇宙天地之情,是由日常生活中之“自我”向宇宙天地之“本我”的超越而表现出的“大我”之情,它是带有普世价值的,连通宇宙天地的情感,是徐渭墨戏“无声诗里颂千秋”——超越有限生命尝试对永恒问题探索的“大情感”。也就是说...
关键词: 天地  宇宙  画家  山水  
上一页 34567 8 9101112下一页  第 /2792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