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西域、西洋与东洋

作者:万明
出版日期:2022年03月01日
简介: 物产,是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可以称作物质文明的代表。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也最普遍的文明对话与互动现象正是以此为起点而发生的。自古以来,存在于东西方各民族之间的物产交流,是人类文明对话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人类交往的需求普遍存在,互通有无是产生交往的基本原因。几千年物流绵延不绝,以物流为中心,形成了极为繁复的人类文明对话的历史现象,就此而言,古代东西方交往通道的形成源远流长,肇源于斯,并形成了影响东西方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是一个由网络所连接的区域史组成的结构,只有在整体结构中,才能揭示对话的真正意义。物产交流的视角使我们思考把宏观与微观考察结合起来,把局部地区与大的地域史联系...

明代中国国际秩序的演绎

作者:万明
出版日期:2022年03月01日
简介: 蒙元帝国崩溃后,国际关系格局出现新变化。明代中国是东亚大国,明初从农耕大国向海洋大国的走势和郑和七下印度洋形成的国际秩序,理应成为史学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明代中国作为崛起的海洋大国,如何应对蒙元帝国崩溃后快速变化的印度洋世界?如何理解明代中国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影响?本章通过考察14世纪下半叶到15世纪初中国外交观念的演变,尝试为这一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建立一个宏观的分析框架。中国从明初就开始谋求在东亚建立一种不同于蒙元帝国的新的国际秩序,这是明帝国从建国之初就萌生的新的国际秩序思想的延续;15世纪初印度洋国际关系的演变过程,是明代中国不断推行和实施其国际秩序思想的过程,中国新的国际秩序思想集中体现在...

整体丝绸之路视野下的明代北京鼎建

作者:万明
出版日期:2022年03月01日
简介: 明代北京鼎建,北京成为国家首都,南京作为陪都,是明朝国家治理的一次重大决策,也是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一次重大传承与调整。在中国古代建都史上,秦汉大一统王朝奠都长安,自隋(582)至唐末(904),长安成为统一中国的首都达322年;继元朝之后,自明永乐(1421)至清末(1911),北京成为统一中国的首都达490年。全国大一统格局是中国历史区别于西方历史的主要特征。中国都城独树一帜,在全球凸显了不同于其他文明的中华文明。本章以“内”与“外”为观察点,考察明永乐帝鼎建北京,如何谋划南北大一统对全国实行有效治理,又如何以北京作为丝绸之路新起点与交汇点,重构了丝路辉煌,有助于我们对整体明史和全球视...

亦失哈七上北海与明代永宁寺碑新探

作者:万明
出版日期:2022年03月01日
简介: 明朝初年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几乎同时派遣内官亦失哈七上北海(今鄂霍次克海),以鄂霍次克海为北海,可见杜佑《通典》云:“流鬼,在北海之北。北至夜叉国,余三面皆抵大海,南去莫设靺羯,船行十五日。无城郭,依海岛散居。掘地深数尺,两边斜竖木,构为屋。人皆皮服。又狗毛杂麻为布而衣之。妇人冬衣豕鹿皮,夏衣鱼皮,制与獠同。多沮泽,有盐鱼之利。地气洹寒,早霜雪。每坚冰之后,以木广六寸,长七尺,施系其上,以践层冰逐及奔兽。俗多狗。”《通典》卷二〇〇《边防》十六,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2852页。学界多以流鬼即今俄罗斯远东勘察加半岛,其所滨之海即为鄂霍次克海(Sea of Okhotsk)。'>[1]建立奴儿干都...

郑和七下西洋与陆海丝绸之路的贯通

作者:万明
出版日期:2022年03月01日
简介: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交往的通道,是流动的文明之路。从张骞凿空西域到郑和下西洋,其间经历了1500多年,中国人向西的寻求从来没有中断过。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中国人以史无前例的规模走向海洋,促成了著名的古代陆海丝绸之路的全面贯通,而贯通的汇合点即在印度洋。更重要的是,郑和时代的西洋观曾有具体所指:在亲历下西洋的马欢笔下,当时明朝人所认识的西洋具体指向是“那没黎洋”,即后来称为印度洋的海域。由此可以断定当年郑和下西洋的那个西洋就是印度洋,并非他指。鉴于迄今大多数学者仍以文莱为划分东西洋的界限,对郑和所下西洋的认识模糊不清,澄清下西洋即下印度洋,这对于下西洋的目的与史实的探讨至关重要。...

陈诚五使西域与丝路起始段的泾川

作者:万明
出版日期:2022年03月01日
简介: 明初陆路交通与海路相比较明显地位下降,明代陆上丝绸之路研究相对汉唐丝绸之路的研究,自然也相对沉寂,由于发掘了陈诚文集和族谱新资料,中外学界对其五次出使的研究成果丰硕。陈诚(1365—1458),字子鲁,号竹山,江西省吉水县人。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进士,任为行人,洪武年间“尝使于沙里畏兀儿”,立安定、曲先、阿端三卫,往蒙古塔滩里地面招抚鞑靼部落,出使安南。永乐年间被荐出使西域,他一生五出关,长年奔波于丝绸之路上,功绩卓著。特别是撰有《西域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的出使记录,为我们研究明代陆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绝佳的第一手资料。关于陈诚五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学界主要根据陈诚的自述资料《历官事迹》等...

明初傅安六次出使西域

作者:万明
出版日期:2022年03月01日
简介: 明朝初年,王朝建立伊始,明太祖朱元璋与其子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派遣使臣四出交往,在西域、西洋与东洋全方位铺开,欲重修与域外各国的外交关系,招徕各国来朝,开创了中国古代外交史上一个新时期。明朝初年对外联系极其频繁,中西交通大开,至今为中外学者所津津乐道的,首推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然而,明初与郑和自海路七下西洋交相辉映的,有傅安、陈诚等从陆路出使西域。当时的陆路交通,也曾作为明统治者全面对外政策体现的一部分,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时期对外建立联系的雄心勃勃。海陆并举,堪称历史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巅峰时期,中外关系史上的盛世。对于郑和与陈诚的出使业绩,早已为业界所瞩目,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而曾六次...

积极参与21世纪百家争鸣

来源图书: 中国社会学溯源论
作者:景天魁
出版日期:2022年04月01日
简介: 我强调过,我们写作《中国社会学》,不是像通常那样写本书,而是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社会学、如何建设中国社会学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明了它的时代背景和真实需要。这个背景就是我们即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经济崛起,但光靠经济不行;要靠科技创新,但光靠科技也不行。不仅要靠硬实力,还要靠软实力。中央提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问题,意义重大。学术话语权含义广泛,从当前国际斗争情况来看,至少以下几点非常具有挑战性,也非常紧迫。1.必须创造出一套比西方的自由、民主理论更具解释力、更加令人信服的理论。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大加剧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其提出的问题具有...
上一页 56789 10 11121314下一页  第 /58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