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宗教数据库
-
012018-02
有限的解释力
20世纪末,在美国“经济学帝国主义”不断扩张的背景下,罗德尼·斯达克将新古典经济学工具用于解释当下的宗教现象,从而成就了“宗教市场理论”。在2004年出版的《信仰的法则》中文版中,斯达克明确表达了他试图借助这一理论来解释中国宗教现象,以印证其理论普适性的信心。 笔者拟结合鲁东乡村的宗教信仰生活,对这……
-
312018-01
清朝宗教事务法律治理的历史智慧及当下镜鉴
摘 要:当下的宗教事务法律治理需要回采历史、以史鉴今。在传统社会中,清代宗教事务的法律治理取得了较好效果。清朝重视宗教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注重宗教立法,注重因地制宜、因教制宜的多元治理策略,针对不同的民族、不同宗教给予区别对待,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宗教宽容。但也注意护持正教、黜邪崇正,对邪教及宗教犯罪……
-
312018-01
宗教信仰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摘 要:以往研究发现宗教信仰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据此研究者提出“信仰-亲社会假设”试图证实两者的因果关系。本文主要从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及心理机制三个方面对信仰影响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和评述。在研究早期,研究者主要考察宗教信仰的归属身份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而近年来,研究……
-
312018-01
世俗化的弥赛亚精神:阿甘本的宗教哲学思想
摘 要:例外状态和赤裸生命是阿甘本思想中的主要概念。他关于例外状态的最初讨论是从"地狱边缘"这个宗教学概念开始的,阿甘本例外状态理论的灵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施密特与本雅明关于政治神学的对话。赤裸生命的原型则来自"受谴者"这一宗教形象,同时,阿甘本从本质与恩典的宗教学角度深刻地分析了人的赤裸生命本质……
-
312018-01
“天·德”之辨:现代文化信仰的“理性”与“神性”
摘 要:为了杜绝宗教犯罪,康德等人将道德假想为自给自足的概念,并以之对宗教进行规范。不过,道德只是一个或然性的、实践性的概念,剥去质料的“道德”并不存在。从信仰的角度,才能更好地研究道德与宗教问题。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所信仰的是“非形象化”的神性的“天”,而西方社会在经历对宗教的建构与解构过程之后……
-
312018-01
从范式更替到结构转型:当代中国宗教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进程
摘 要:近年来国际宗教社会学界经历了一场由宗教市场理论引领的“范式转换”,对中国宗教社会学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回顾了宗教市场理论范武的主要研究成果,梳理了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反思,指出与西方学界相比,当代中国宗教社会学经历的不是简单的、替代性的范式更替和转换,而是以本土化修正为基础搭建起来的……
-
312018-01
宗教信仰、民族传统与金融发展
摘 要:制度作为影响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因受到广泛关注,但众多资料集中在正式制度(法律、政治、产权)方面,鲜有从宗教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的非正式制度视角综合论述其与金融发展的关系。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以我国西部普遍存在的多元化宗教信仰和多样化民族……
-
312018-01
宗教伦理推动科学兴起
摘 要:现代性进程繁荣的背后暴露出了各种由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危机,这也促使了西方社会学家加强对现代科学的反思。韦伯关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并提出“韦伯命题”,在此影响下默顿关注清教伦理与科学精神的关系并提出“默顿命题”,指出宗教伦理于无意之中推进了现代科学,说明科学兴起与伦理规范……
-
312018-01
宗教学是亟待补齐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明确任务和要求,这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转型社会科学体系”。不仅如此,总书记还就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指明了方向,即“突出优势、拓展……
-
312018-01
宗教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困境与前景
摘 要:在宗教学的诸分支中,宗教心理学是内涵最模糊,也是发展最薄弱的一个子学科.本文在简要介绍宗教心理学的起源之后,试图给“宗教心理学”提出广、狭两种定义,以此明确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拟讨论宗教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学科定位的问题、人才培养的问题、应用实践的问题、学科本土化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