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挑战

来源图书: 踪迹与替补
作者:杨生平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1日
简介: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广泛流行于当今西方社会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从其产生来看,具有反传统、反资本主义的文化倾向,但从其作为一种哲学思潮的实质来看,则具有反一切体系哲学、深度哲学的性质,当然也包括反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思想而言,直接或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并不多见,但这些思想从实质上看则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背道而驰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了全面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并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哲学就是要以客观世界为对象,寻找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建立物质本体论。而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认为哲学就是要取消本体论,因为本体论是以二元论为基础的,而二元论是无法正确解释世界的。不仅...
关键词: 哲学  后现代主义  语言  

哲学的真谛在于“科学”的方法论——实用主义与“自我中心困境”

来源图书: 踪迹与替补
作者:杨生平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1日
简介: 实用主义是19世纪末以来在美国流行的一个哲学流派,也是现代美国众多哲学中对美国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它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实用主义是西方哲学家孜孜不倦地克服“自我中心困境”的产物。实用主义试图从方法论入手超越困境。新实在论者培里在批判唯心主义时,提出了“自我中心困境”问题。他认为“自我中心困境”首先就是认识过程中方法论层次的困境。实用主义者一开始就感觉到了这个困境,并试图开辟一条新的能克服这个困境的哲学道路。尽管实用主义者在对哲学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有分歧,但方法论研究的重要性却达成了他们的共识。实用主义者认为,由于传统哲学家从认识关系出发...
关键词: 经验  实用主义  哲学  

自然主义视野中的“自我中心困境”

来源图书: 踪迹与替补
作者:杨生平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1日
简介: 自然主义是从新实在论中分化出来的一支哲学流派。这派哲学家由于他们不苟同于新实在论者为克服“自我中心困境”而提出的“直接呈现”说,独辟蹊径形成了独具自身风格的哲学思想。这个流派虽然在整个当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影响不是很大,但他们对“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克服,是有重要意义的。自然主义主要通过对认识关系的研究和对认识来源问题的分析,去克服“自我中心困境”。下面着重从这两方面作出说明。培里等新实在论者在批判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时,曾指出唯心主义者由于把认识关系绝对化了,因而导致了唯心主义哲学不可克服的“自我中心困境”。自然主义者沿着新实在论者所指导的方向,进一步分析了唯心主义者把认识关系绝对化的过程和实质。...
关键词: 布尔曼  感觉  

存在主义对“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

来源图书: 踪迹与替补
作者:杨生平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1日
简介: 我们认为培里提出的“自我中心困境”,实际上说明了主体在认识客体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方法论层次上的困境。主体必须通过认识去认识客体,而一旦它借助于认识形式去认识客体时,认识的结果就打上了“不可克服”的主观性。只要认真分析这个困境的实质,它是可以克服的。但是,如果认识不到这种方法论处境上的困境,并运用它去建构哲学本体论理论,那么,这种哲学自然是一种“自我中心困境”的哲学。因为它已把认识论中的困境带到本体论中去了。存在主义思想的锋芒首先直指本体论,为超越“自我中心困境”,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的开头就引用了柏拉图的一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本体论  

从逻辑经验主义看“自我中心困境”

来源图书: 踪迹与替补
作者:杨生平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1日
简介: 本文着重立足于对逻辑经验主义哲学的分析,来说明它对“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逻辑经验主义是当代西方科学主义思潮中影响较大的哲学流派,这个流派的代表者们主要是从保证认识过程的科学性这一点出发,去克服“自我中心困境”的。“自我中心困境”的实质,就是主体在认识客体的过程中带有不可克服的主观性。唯心主义者错误地利用了这种主观性,并从认识论到本体论作了不恰当的跳跃。克服认识过程的主观性是逻辑经验主义者始终追求的目标。他们批判了带有“自我中心”性质的主客体认识关系,想超越这种认识关系,把哲学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通过确保认识过程的科学性,去实现哲学的科学性,从而最终想使哲学摆脱“自我中心困境”。在逻辑经...
关键词: 逻辑  经验  逻辑经验主义  哲学  

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和“自我中心困境”

来源图书: 踪迹与替补
作者:杨生平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1日
简介: 新实在论者培里在批判唯心主义哲学时,提出了“自我中心困境”的命题。在他看来,唯心主义者用“自我中心困境”去论证其唯心主义的哲学,主要是从近代以后的哲学开始的。我们认为,培里的这一思想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由于近代哲学凸显了认识论问题,因此,“自我中心困境”的问题便明显地表现出来了。无论近代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面对着这一问题,并且,它们用不同的方法去说明、解决这一问题,以建构各自的哲学体系。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末,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生产力迅速提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使国内国际市场空前扩大,商业交...
关键词: 感觉  西方哲学  

康德与“科学”形而上学的构建

来源图书: 踪迹与替补
作者:杨生平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1日
简介: 康德在继承近代哲学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先天综合判断”,尽管认为“物自体”不可知,但他并非因此而放弃建构形而上学体系的工作。本文试就此作一浅显分析,以求教于学界同仁。康德哲学虽然有更多的唯理论的成分(康德以后的三位德国古典哲学家主要继承了他的这一思想),但经验论对康德哲学形成的作用也是不能低估的。经验论对康德哲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验论经培根、洛克到贝克莱、休谟的发展过程所产生的问题,引起康德对本体论和认识论关系问题的思考表现出来的。谈到休谟哲学的影响时,康德说:“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辨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关键词: 康德  形而上学  

哈贝马斯意识形态理论评析

来源图书: 踪迹与替补
作者:杨生平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01日
简介: 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致力于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系统地分析了“科学技术”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在他看来,科学技术不仅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成了第一生产力,而且它还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承担了意识形态的职能。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是从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分析入手的。哈贝马斯通过研究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发现马克思所用的意识形态概念,在不同时期其含义有所不同,断言只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即在“虚假的意识”意义上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精华。只有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理解为否定...
上一页 12 3 45678910下一页  第 /1304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