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外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内涵与路径

作者:王启龙 曹婷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01日
简介: 摘要:中国文化“走出去”使外译质量评估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外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的定义、特点、研究内容、切入点和意义等角度分析了该范式外译质量评估的内涵与路径。我们认为,外译质量评估的描写译学范式诞生于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质量评估的有机融合,旨在分析翻译文本与原文文本、原创文本和译入语社会文化期待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对译文质量进行评判。该范式的外译质量评估不仅导致翻译质量的研究方法发生重要变革,而且拓展语料库翻译研究。关键词:描写译学;翻译质量评估;外译;内涵;路径一 问题的提出近年来,伴随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中国的科技成果、文学作品和人文社科类经典著作陆续通过不同渠道走出去,向世界展示...

汉语动结式的论元结构

作者:王启龙 曹婷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01日
简介: 摘要:本文基于汉语动结式结构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从众多实例中总结出构成汉语动结式的五种类型,通过细致地分析每一类型例句的论元结构及整合过程,对汉语动结式中一些独特的语言事实做出解释,旨在更好地揭示汉语动结式结构的句法特征及其规律。关键词:汉语动结式;论元结构;整合过程引言动结式在汉语中分布广泛,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研究问题,几乎所有表示动作的单音节动词和表示状态变化的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都能构成动结式。陆俭明先生(1992)把汉语中的动结结构归为述补结构中第一大类中的第一种组合,动结结构中的“动”是在体态上表现为活动体的动词,“结”指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的结果补语,表示状态或结果,以此来补充说明前...

英语人名的语言文化学透视

作者:王启龙 曹婷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01日
简介: 摘要:看似简单的英语人名,其实背后隐藏着大学问。该学问不仅涉及语言学,还涉及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方面。英语人名是西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方文化的具体体现。作为语言研究对象之一,英语人名不只是语言习得者沟通和交流的媒介,它还是意义承载和文化传输的符号。基于此,本文聚焦英语人名的语言文化学意义,试从英语人名的历史渊源、语言构成、文化意义等方面,试图说明英语人名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学意义,是透视西方文化的一扇窗户。关键词:英语人名;语言文化学;西方文化;意义引言安娜·威尔兹比卡(Anna Wierzbicka)在其专著《英语:意义和文化》中论述说,英语作为...

以“模拟国际会议”课堂促博士研究生EAP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作者:王启龙 曹婷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01日
简介: 摘要:“模拟国际会议”课堂是针对学术英语的特点,帮助学习者以英语为媒介进行专业学习、学术研究、发表论文及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以某“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为例,采用问卷和访谈的调查方式,研究该校博士生“模拟国际会议”课堂教学的四个方面,即查找英语文献的方法、英语学术论文的撰写、英语学术论文的投稿、参加国际会议的策略等的认知情况,考量其EAP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各项统计数据结果表明:研究生在科技论文撰写能力和参加国际会议策略方面提升突出,积极性显性呈现,参与度和融入度大大增强。“模拟国际会议”课堂模式是全新的教学改革尝试,未来建议以专业特点为导向、以研究方向为指引、促进科技论文...

语言文化哲学视域下佛教在汉藏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作者:王启龙 曹婷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01日
简介: 摘要:由于民族生存环境及文化形态不同,操不同语言的民族存在着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认识方法去认识世界的差异。语言首先就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这就决定了语言与其他文化形态之间的相互关联。汉藏文化交流是汉藏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多元关系及其变迁的总和。两汉之际传入中原内地的佛教,逐渐与中原文化融合汇集,形成了独具汉族特色的汉传佛教。佛教始终是作为沟通汉藏文化最主要的一条纽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作用。本文试从历史上汉藏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梳理佛教在汉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所起的历史作用。关键词:语言与文化;汉藏文化交流;佛教;历史作用引言有语言学家提出,人们是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认识世界的,由于民族生存...

简论纳博科夫和他的小说创作

作者:王启龙 曹婷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01日
简介: 摘要: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是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丰富奇特的跨文化生活阅历使其文学创作具有了明显的戏仿、互文、杂糅等后现代特性。这些都是他在20世纪美国文学中独树一帜。文章沿着作家创作的时间和空间线索,宏观地呈现了作家的创作风貌。关键词:纳博科夫;俄裔美国作家;小说一俄裔美国小说家兼戏仿大师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生于俄国一个贵族家庭。作为长子,父母视他为心肝宝贝,聘请英语、法语、俄语家庭教师提高他的水平。1911年到1917年,纳博科夫在圣彼得堡一个有民主开明气氛的学校上学。像他的父亲一样,他的母亲也是一个很有文化修养的女士,经常到欧洲旅行,能流利使用多种外语。优越的家...

非犹太血统的犹太人——论汉德森的犹太情结

作者:王启龙 曹婷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01日
简介: 摘要:犹太裔美国作家索尔·贝娄的中期代表作《雨王汉德森》是贝娄的第一部喜剧长篇小说,塑造了第一个异教贝娄式主人公尤金·汉德森。本文借鉴犹太伦理教化与希伯来文化元素,分析小说所呈现的典型犹太幽默与犹太式流亡与重生叙事模式,探讨非犹太血统的主人公汉德森的犹太情结与犹太精神,再现作品的犹太性。关键词:《雨王汉德森》;犹太情结;犹太幽默;回归与重生引言《雨王汉德森》是索尔·贝娄的第五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59年。与贝娄早期几部作品相比,这部小说在风格与基调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作品讲述了55岁的贵族尤金·汉德森(Eugene Henderson)的非洲之旅。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的...

《东方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

作者:王启龙 曹婷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01日
简介: 摘要:《东方学》是美国著名后殖民主义批评家爱德华·赛义德有关Edward·Said的汉语翻译,国内学术界曾使用“赛义德”“萨义德”“萨依德”“赛伊德”等,本文除直接引用部分外,统一采用“赛义德”。'>[1]的代表作,被学术界视为后殖民研究的开山之作。1999年,该书中译本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这在国内后殖民研究领域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学界对赛义德东方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的研究由此获得了重要的文本依据,开始由较为零散的评论性研究转向系统深入的思想理论研究。文章梳理了《东方学》一书在国内的译介与传播研究,从后殖民理论、文化批评以及人文主义等几个方面分析讨论了该书在国内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方法...
上一页 45678 9 10111213下一页  第 /447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