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巴罗克的涵义、表现和应用

作者:杨周翰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没有收巴罗克的条目(可能收入建筑或艺术类了),我们编的外国文学史和我们写的外国文学研究论文中,如果不是从不出现这个词,至少也很少见。这事实说明巴罗克作为文学术语——代表一种风格,或西方文学某一特定时期的风格,还没有受到注意或不予接受。巴罗克作为一个文学术语,在西方一个世纪以来,经过提出、反对、反复讨论、应用、已被广泛接受、“有可能扩散得更广。”René Wellek,Concepts of Critici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3,p.88.这部论文集里有一篇专论《文学研究中的巴罗克概念》,可参考。'>[1]最早...

中国现代小诗与日本的和歌俳句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季羡林先生在1986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日本,“为什么独独新诗不发达呢?介绍到中国来的文学作品,绝大部分都是长篇、短篇小说,戏剧和散文有一点,古代俳句数量颇多,但是几乎一首日本新诗都没有。在日本本国新诗歌也不受到重视,没有听说有什么重要的新诗人,这个问题不是也同样有趣而值得探讨吗?”季羡林:《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的七个问题》,载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23—324页。'>[1]在中日文学比较研究中,这确实是一个“有趣而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在日本现代文学中,新诗(白话自由诗)不是不发达,重要的著名的新诗人很多(如北村透谷、岛崎藤村、北原...

试论欧洲十四行诗及波斯诗人莪默凯延的鲁拜体与我国唐代诗歌的可...

作者:杨宪益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我想提出供讨论的题目是比较一下我国唐代兴起的新体诗歌和欧洲的十四行诗以及古代波斯的鲁拜体四行诗,并提出一个假设,即两者之间会不会有某种联系。我这样说,也许会使人们感觉这是毫无根据的臆测,因为中国语文不属于印度欧罗巴语系,汉文与西方语文差别很大,在诗歌形式发展上,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所以乍一看来,很难相信在诗歌体裁方面能够互相影响。但是我们可以提出,我国从魏晋时开始,讲究声律,创作了新体诗,早已有人说过,这是受了梵文声律的影响。虽然由于汉文的特点,齐梁以后讲究双声叠韵和四声对偶,在诗歌形式方面,有其独特的发展,然而过去中国诗歌曾受过外来影响,似乎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如果我国六朝以来兴起的新...

曹雪芹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新人”形象比较

作者:刘小枫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就精神情境而言,曹雪芹的问题同样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恶的现世是否可以解脱?曹雪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力图解决他们各自所面临的石头世界这一问题时,不约而同给这个世界引入了一位新人形象。既然世界已经沦为冷酷、无稽的石头世界,要给这个世界“补情”,就得依赖一个涉足此世的新人,通过他把“情”的法则带到世界中来。世界的精神形态沦落了,意味着作为整体的人的形象败坏成了分裂的群魔,必得要有作为象征、隐喻的新人来昭示价值真实。世界的精神形态的转换以新人的出现为中介,成为扭转精神秩序的联系环节。就曹雪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来说,新人形象乃是“情”与无情转换的联系环节。从他们各自设想的“新人”身上,可以看到几...

欲望的荒谬——莎士比亚《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和汤显祖《邯郸...

作者:张弘 张弘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莎士比亚(1564—1616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汤显祖(1550—1616年)的《牡丹亭》,由于共同讴歌了现实生活中的爱情,讴歌了这种纯真感情冲决封建教条的力量,已经有人作了比较。本文准备讨论的则是另外两个剧本,即莎士比亚的《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和汤显祖的《邯郸梦》《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莎士比亚全集》中译本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本文引文并据波士顿1974年版莎士比亚全集英文会注本作了必要的校改;《邯郸梦》传奇(一题《邯郸梦记》,又作《邯郸记》),钱南扬点校,《汤显祖戏曲集》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以下两剧的引文不再另注出处。'>[1]。之所以选中它们,不仅...

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作者:朱光潜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诗的情趣随时随地而异,各民族各时代的诗都各有它的特色,拿它们来参观互较是一种很有趣味的研究。我们姑且拿中国诗和西方诗来说,它们在情趣上就有许多的有趣的相同点和相异点。西方诗和中国诗的情趣都集中于几种普遍的题材,其中最重要者有(一)人伦,(二)自然,(三)宗教和哲学几种。我们现在就依着这个层次来说。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中国诗言爱情的虽然很多,但是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煞。朋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在西方诗中不甚重要,而在中国诗中则几与爱情占同等位置。把屈原、杜甫、陆游诸人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他们诗的精华便已剥丧大半。从前注诗注词的人往往在爱情诗上贴上忠君爱国的徽帜,例如毛苌注《诗...

18世纪法国传教士汉学家对《诗经》的译介与研究

作者:钱林森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中国古典诗歌西传法国,得益于18世纪法国汉学的勃兴,也得益于18世纪来华传教士汉学家率先译介与引进,尽管其引介之最初动因并不出于纯文学的考量,而出于传教布道的宗旨、在于对中国文明的总体考索。以布道传教为根本宗旨,以探索中华古老文明奥秘为己任、以寻求异教文明与基督教义相汇融为旨归的法国入华耶稣会士,为着传教的需要,十分注重中国文化经典的译述、探究。作为中国文学文化灿烂的源头、榜列“五经”的《诗经》,自然受到他们的格外青睐,古代中国人的歌唱因而被率先引进到法国和欧洲,成为中国文学西渐的先行。据说,第一个把《诗经》译成西方语言的,是法国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

林纾的翻译

作者:钱钟书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汉代文字学者许慎有一节关于翻译的训诂,义蕴颇为丰富。《说文解字》卷十二《口》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讹’。”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譌”、“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详见《说文解字诂林》第28册,第2736—2738页。参看《管锥编》(三),第546页。'>[1]。“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Polysemy,manifold meaning)参看《管锥编》(二),第317—318页。'...
上一页 12345 6 78910下一页  第 /447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