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学论著精选》导言

作者:陈瑞红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比较文学,作为相对年轻的人文学科,因全球文化交融的扩大和文化冲突的加剧,正向着比较文化学拓展。新的视窗打开了,新的前沿在延伸,视野与景观显得更加开阔和丰富,但挑战也接踵而至,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求知若渴的年轻学子们,也包括术有专攻的专业研究者们,既因其新奇的魅力而感到兴奋,也因其路径歧出而不免彷徨。如果坚持在比较文学领域沉潜探究,将何以自处和何从突破?怎样才能觅得正途并取得更有创新意义的成果,而不是只知跟随潮流的动荡变幻人云亦云?……这本论著精选,很大程度就是为了回应上述疑惑编选的。它首先替正在攻读或有志于攻读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着想,让他们在有限篇幅内较集中地了解到比较文学的问题领域...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单元  文化  

中西方强势文化异同比较与反思

来源图书: 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
作者:王富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简介: 一个文化圈的形成,绝不是仅靠政治权力操纵下的文化殖民能实现的,其根本原因是一种文化的高势能,往往是政治文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圈的存在说明,中心与边缘的存在,强势与弱势的存在。但这种文化圈内部的强弱关系与近代以来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的经典后殖民关系存在异同。这种异同首先可以从中外宗藩关系上得到体现。历史上的中外宗藩关系是产生于中华文化圈的特殊的国际关系。陈双燕指出,“它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儒家文化从中原这一文化内核区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促成了周边小国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形成,这为中外宗藩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心理基础;汉文化中的华夷之辩及其所体现的文化中心主义,导致了以...
关键词: 暂无关键词

翻译与中华文化圈的兴衰

来源图书: 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
作者:王富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简介: 中华帝国不仅是由汉族建立和统治的,也包括少数民族建立的帝国。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作为国家的统治民族,他们都将中国的各个民族看作一个整体,把包括自己民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看成自己的臣民。这种根深蒂固的中华整体观念一直起着黏合剂的作用,将各个民族凝聚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文化之间彼此不是互相敌视和相互消灭,而是相互传播与学习。它们之间最重要的是互动关系,中心与边缘、文明与野蛮的关系是互相转化的,这种以礼仪为标志的文化传统也可称为一种“共有系统”。从国内各少数民族对汉文典籍的翻译简史具体可参见本书第四章第一节。'>[1],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第一,各个民族和文化都共享汉文化,也就是把汉文化当作...
关键词: 暂无关键词

西学国学的融合

来源图书: 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
作者:王富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简介: 从上述论述可知,无论是国学西译还是西学汉译,其主流都不是后殖民翻译能涵盖的,而是属于正常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这种融合也产生了新的西学和国学样态。现代中国学术界,就是西学与国学的对立和融合,相得益彰。国学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基础上,吸取西方思想价值观念的精华,适应当代社会基础,对人的思想、道德、行为、认知有一定指导作用的一门当代学说,而并非传统学术的简单延续。“西学”确切地说,不是西方人的学说,而是中国人研究西方的学问,是中国人用汉语表达的西方学说。西学既然是中国人研究的学说,自然就有中国人的立场和眼光。我们现在提倡更自觉地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待西学,离不开国学。既然国学要有现代的学术眼光和方法...
关键词: 暂无关键词

国学西译

来源图书: 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
作者:王富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简介: 《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翻译成西方的语言,始于明清之际。1594年,利玛窦翻译完成了《四书》的翻译,名为“中国四书”。他说:“几年前我开始把中国著名的《四书》翻译为拉丁文,它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是伦理格言集,充满着卓越的智慧。”[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罗渔译,台湾光启出版社1986年版,第143页。'>[1]同年将译稿寄回意大利,“国人读而悦之”。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2]利玛窦的《四书》拉丁文译本是儒家经典最早的西文译本。对《五经》的研究最早的人也是利玛窦,他在《天主实义》提到最多的是中国思想家,23次引用《孟子》,1...
关键词: 暂无关键词

西学汉译

来源图书: 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
作者:王富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简介: “圣经”在中国的翻译最早可推至唐朝初期。635年,基督教传教士阿罗本到达西安传教译经,时称景教。景教士采取依附汉文化的策略,“以佛、老释耶”,把景教经典称为“真经”,把译述的圣经片段也命名为各种“经”,对涉及教义概念的关键词借用已有的佛教概念和名词,如“上帝”被译为“佛”或“天尊”;神被译作“诸佛”;“耶稣基督”被转译为“世尊”;“受洗”被译为佛教的“受戒”,“救世”译为“布施”,“罪”译为“罪业”。景教士借用的儒、佛、道概念还有:妙身、慈航、真宗、功德、三常、八境、天尊法、天上飞仙、慈喜羔,等等。基督教在元朝又进入中国,称也里可温教,到元朝覆灭时中止。1582年前后,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
关键词: 暂无关键词

多元一体等于内部殖民吗

来源图书: 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
作者:王富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简介: 后殖民理论所谓的西方内部殖民具有很多的理论虚拟性,须小心对待。森格哈斯指出,“文化战争”这个概念的内涵被无限夸大了。美国社会中处于少数和边缘地位的群体,在无争议的宪法框架内,走向文化与政治觉醒和争取实现其应有权利(宪法赋予的权利)。在这里,并没有对宪法提出怀疑,而只是要求兑现宪法中对所有人都有效的允诺。[德]迪德·森格哈斯:《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张文武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1]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各国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之间的冲突,都是正常现象,而将所有这类现象都归结于“内部殖民”无疑是夸大了这类冲突的性质。内部殖民的适用范围不应扩大到整个西方内部,更不适用于中国...
关键词: 暂无关键词

民族翻译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

来源图书: 后殖民翻译研究反思
作者:王富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简介: 纵观历史,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虽然有过在文化与政治上称霸的时期,但伴随着改朝换代而来的是不同民族执政,并非都是汉族;不少时期是由非汉族统治,或汉族与非汉族政权并立,然而文化传统却是一脉相承。这主要得益于文化间的同化与融合。同化的途径主要有:文化传播、异族通婚、移民、入侵。由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文化同化融合都是正常的文化交流而非后殖民理论所谓的文化殖民。“同化”具体到中国,就有汉化与胡化。所谓“汉化”不是汉族把其他民族完全同化,而是一个异族吸收汉族文化因素的过程,其程度有深有浅。汉化可分为“主动接受汉化”和“被动接受汉化”两种。主动接受汉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而被动汉化的典型就是满...
关键词: 暂无关键词
上一页 1 2345678910下一页  第 /2101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