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我们拥有同一双眼睛”

作者:杨莉馨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中外文艺史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例子不胜枚举,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与视觉艺术的关联,则在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作为以视觉艺术为关注核心的精英知识分子群体“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Bloomsbury Circle)的主要成员,伍尔芙的美学观念与小说实验深受以绘画为代表的视觉艺术的濡染。因此,考察视觉艺术对伍尔芙的影响成为理解作家创作个性与美学风格的重要环节。在这其中,伍尔芙挚爱的姐姐、画家文尼莎·贝尔(Vanessa Bell,1879-1961,下称贝尔)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伍尔夫生命故事中的永恒主角,贝尔除了...

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作者:宗白华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现代德国哲学家斯播格耐(O.Spengler)在他的名著《西方之衰落》里面曾经阐明每一种独立的文化都有他的基本象征物,具体地表象它的基本精神。在埃及是“路”,在希腊是“立体”,在近代欧洲文化是“无尽的空间”。这三种基本象征都是取之于空间境界,而他们最具体的表现是在艺术里面。埃及金字塔里的甬道,希腊的雕像,近代欧洲的最大油画家伦勃朗(Rembrandt)的风景,是我们领悟这三种文化的最深的灵魂之媒介。我们若用这个观点来考察中国艺术,尤其是画与诗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再拿来同别种文化作比较,是一极有趣味的事。我不揣浅陋作了以下的尝试。西洋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初期油画家梵埃格(Van Eyck)的画极注重...

“迷狂说”与“妙悟说”

作者:曹顺庆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现在的文学史家,总爱说谢灵运的诗是“有句无篇”。但古代的文人却不太关心他是否有篇,而总是对他的那些“迥句”崇拜得五体投地。宋人吴可曰:“学诗浑似学参禅,自古圆成有几联?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学诗诗》)金代一位颇有眼光的诗人元好问说:“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论诗三十首》)只此二例,便足以说明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一句诗,在古人眼里看来是多么的了不起了。然而有意思的是谢灵运本人却否认这一句子是他自己写的,那么是谁写的呢?谢灵运说是神写的。不信,请看钟嵘《诗品》的记载:“《谢氏家训》云:康乐每对(谢)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

诗无达诂

作者:张隆溪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据柏拉图记载,苏格拉底曾挑出诗人们著作中一些精彩片断,问他们这些诗的意义是什么,却发现“当时在场者几乎无一不能比诗人们更好地谈论他们的诗”Plato,The Apology,Trans.Benjamin Jowett,Gobal Grey edition,1981.'>[1]。苏格拉底(或者说柏拉图)相信诗人们在神灵附体、陷入迷狂时才能歌唱,所以他们并没有自觉的创作意图,也不理解自己作品的意义。新批评派把注意力集中到作品本身,感到作者意图在诠释过程中总有点碍手碍脚的时候,难怪会征引柏拉图这段话来支持他们有名的“意图迷误”说了。他们褫夺了作者的权威之后,并没有把它交给别人,而是留给了批评家们自己...

诗可以怨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到日本来讲学,是很大胆的举动。就算一个中国学者来讲他的本国学问,他虽然不必通身是胆,也得有斗大的胆。理由很明白简单。日本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认的;通晓日语的中国学者也满心钦佩和虚心采用你们的成果,深知道要讲一些值得向各位请教的新鲜东西,实在不是轻易的事。我是日语的文盲,面对着贵国“汉学”或“支那学”研究的丰富宝库,就像一个既不懂号码锁、又没有开撬工具的穷光棍,瞧着大保险箱,只好眼睁睁地发愣。但是,盲目无知往往是勇气的源泉。意大利有一句嘲笑人的惯语,说“他发明了雨伞”(ha inventato I’ombrello)。据说有那么一个穷乡僻壤的土包子,一天在路上走,忽然下起小雨来...

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

作者:周宁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如果从《马可·波罗游记》(约1298年)问世算起,西方的中国形象已经有七个多世纪的历史。我们在知识社会学与观念史的意义上,研究该形象的历史,至少有三个层次上的问题值得注意:一、西方的中国形象是如何生成的。在理论上,它必须分析西方的中国形象作为一种有关“文化他者”的话语,是如何结构、生产与分配的;在历史中,它必须确立一个中国形象的起点,让西方文化中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过程,在制度与意义上都可以追溯到那个原点。二、中国形象的话语传统是如何延续的。它考察西方关于中国形象叙事的思维方式、意象传统、话语体制的内在一致性与延续性,揭示西方的中国形象在历史中所表现出的某种稳定的、共同的特征,趋向于套话或原型并...

中国文学中一个套话化了的西方人形象

作者:孟华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1840年,在中国历史上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从此,西方人用“船坚炮利”轰开了“天朝”的大门。自那时起,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在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人们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读到一个用来指称西方人的词语,那就是“洋鬼子”,或简称“鬼子”。以下摘取几例为证。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1840—1842)的民谣《三元里等乡痛哭鬼子词》中有诗云:“……水战陆战兼能,岂怕夷船坚厚?务使鬼子无只身存留,鬼船无片帆回国。”转引自阿英编《鸦片战争文学集》(上),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786页。'>[1]义和团运动(1898—1901)时期,天津出现了许多揭帖,其中的《神助拳》痛骂外国侵略者道:“鬼子眼珠...

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加帆车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简介: 弥尔顿《失乐园》(1665)第二章写撒旦听说上帝创造了世界,决定去一探虚实。第三章,他来到了地球,有这样三行诗。诗人把撒旦比作一只雕,从喜马拉雅山飞下,想飞向印度去猎取食物,但途中,它降落在塞利卡那,那是一片荒原,那里的中国人推着轻便的竹车,靠帆和风力前进。(437—439)塞利卡那意即丝绸之国,中国。中国文物制度出现在西方作家作品中,近代以来,在文学史里已是常见的事。弥尔顿诗中和十七世纪其他作家著作中援引中国文物制度也屡见不鲜。这里,我想先谈谈加帆车这一事物,它本身有一个很有趣的经历。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这部巨著中(Ⅵ.2.p.274ff)详尽地追溯了加帆车在西方的报道、传播以至仿造的...
上一页 1234 5 678910下一页  第 /447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