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荀子群学对秦汉基本社会制度建设的影响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本书第一卷对荀子“群学”思想做了比较系统的讨论。我们认为,荀子对“人能群”所进行的解释,对“明分使群”说所提供的应用方案,在中国社会学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在汉代群学制度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学术与实践影响。讨论群学思想及其社会影响,不能不讨论学术思想和社会实践的内在联系,明了两者间的运行机理。其中,学术思想和社会环境都会对学术思想能否影响社会制度有制约作用。儒学在我国古代长期占主导地位。但若具体观察就会发现,在儒学内部,又有若干不同,需要具体分析。其中,孔子创立儒学后,战国中后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儒学两大家,两者关系却比较微妙。孟子和孔子结合,在儒学思想上后人称为孔孟之道,影响最为深远。但在社会...
关键词: 荀子  社会  礼义  秦汉  社会制度  

《群学制度化的思想基础》引言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秦统一六国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失范,官学散落,诸侯兼并,争霸争雄,旧的统一的社会秩序解体,“士”阶层日益活跃,思想界获得了解放,形成反思、发展与创新的“百家争鸣”景象。变化首先出现在齐国。齐国文化是比较开放和务实的文化,所以思想的突破首先出现在齐国,代表人物就是管仲。
关键词: 社会  学派  思想  法家  儒家  

《群学制度化的社会基础》结语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秦汉制度建设实践是群学制度化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群学制度化的成果。一方面,大一统的社会现状为制度化的实践带来现实条件,行之有效的政策乃是理论向制度转变的催化剂。另一方面,群学的制度化体现为群学的更为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群学本身必然要通过实践也就是制度化的考验和洗礼,才能够成为真正有助于实现国家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有用之学”,这也是秦汉时期的制度发展为群学所带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郡县制  制度  理论  土地  秦汉  

群学制度化的延续与演变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群学制度化在秦汉形成以后,社会制度的建设实践一直延续下来。清代学者恽敬在《三代因革论四》中认为:“是故秦也者,古今之界也。自秦以前,朝野上下所行者,皆三代之制也。自秦以后,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之制也。”转引自陈登原《国史旧闻》,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7页。'>[1]后来谭嗣同在《仁学》中指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清)谭嗣同:《仁学》,朝华出版社2017年版,第76页。'>[2]这些论述说明了一点,就是秦汉制度的建设,是承前启后的一个转折点。秦汉之前的朝野制度,都是因袭夏商周三代的制度。秦汉以后的制度建设,都是以秦汉基本社会制度为基础的。这主要体现在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制、郡县行政、乡...
关键词: 社会  书院  制度  秦汉  社会制度  

群学参与秦汉制度建立的机制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秦汉时期群学深度参与了中国社会基本制度的建设。必须强调的是,群学参与制度建设不仅是一般地通过思想影响来实现的,而且是由士人提出(直接师承)、经学促进、谋士议政和皇帝认可的过程。先秦特别是两汉时代,有许多学者写了大量有关制度的著作,对秦汉制度的建设起到了引导和保障的作用。例如:韩非《韩非子》、吕不韦《吕氏春秋》、戴圣《礼记》、陆贾《新语》、贾谊《新书》、刘向《说苑》、刘安《淮南子》、董仲舒《春秋繁露》、司马迁《史记》、桓宽《盐铁论》、扬雄《法言》、班固《白虎通义》、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崔寔《政论》、应劭《风俗通义》、桓谭《新论》、仲长统《昌言》、徐幹《中论》及《太平经》等,引用了荀子及...
关键词: 荀子  天下  制度  思想  秦汉  

秦汉制度体系的奠基性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阶段,它一改周代封建制而为中央集权、地方郡县制,为后来中国几千年社会制度奠定了基础。一般而言,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就秦汉而言,社会制度则是秦汉时期多民族国家得以和谐稳定、统一发展的重要支撑。秦汉社会制度的主体内容,尤其是其中维护国家大一统、着力传承发展优秀文化的内涵,延续两千多年,到21世纪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秦汉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历史过程,其社会基础是秦汉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学术思想基础则是秦汉时期的经学和诸子学,尤其是其中的群学思想,对社会制度建设发挥了直接作用。秦汉社会制度的建立过程,从群学角度看,可谓秦汉群学思想的制度化产...
关键词: 社会  奠基性  董仲舒  制度  思想  

秦汉基本社会制度的建立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秦汉王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这一模式又具化为各种支撑王朝统治的社会制度。从制度的承继性而言,始皇统一关东后施行于全国的秦制多源于商鞅变法时的创举。汉初,修黄老之术,虽承秦之制,因袭甚于变革,然汉制确已在萌生。延至武帝,国家多事,于汉家制度建设颇为留意,汉道气象得以确立。上述之外,尚有时代剧烈变革带来的新制,其尤显著者莫如皇帝制度。诸项制度经由秦汉四百多年的实践,因循损益、修正完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比于商周复合型国家结构及世卿世禄制关于复合型国家结构的组成、形态,参见王震中《论商代复合制国家结构》,《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3期。'>[1]、宗法分封制,延...
关键词: 社会  国家  制度  社会制度  秦汉  

秦汉制度建设的大变局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简介: 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战乱之后,公元前221年秦国重新实现了统一。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首先议定了自己的“名号”。秦以前,君主的称号有“后”“王”“帝”“皇”等,秦王嬴政认为自己的功业不但超过了夏、商、周三代之王,而且超过了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为充分体现自己的“成功”,并且要将帝业传于后世,他选择了“皇帝”这个称号,而他自己就成为天下第一的“始皇帝”。他所下达的命令称为“制”或“诏”,这也是以前所没有的。秦以前“朕”只是普通的第一人称,如《史记》集解引蔡邕之言“上下共称之,贵贱不嫌”(汉)司马迁:《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305页。'>[1],...
关键词: 刘邦  秦始皇  天下  制度  秦汉  
上一页 56789 10 11121314下一页  第 /1441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