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大众消费阶段与社会改革

作者:李培林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我今天讲的是“大众消费阶段与社会改革”,首先讲一下概念,那就是什么是“大众消费阶段”。“大众消费阶段”是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有一个著名的经济理论就是经济成长阶段论,他起初把一个国家的成长分为五个阶段,在1971年,他在《政治和成长阶段》中增加了一个阶段,所以到现在是六个阶段,它们分别是传统的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但是,在这六个阶段当中,被大家所接受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关于起飞阶段的描述和分析,而且他用很多的材料和经验来证明它的起飞阶段的分析是正确的,所以说后来的理论也被简称为“罗斯托的起飞模型”(Rost...

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若干问题

作者:李培林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社会管理通常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力量在内的行为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曾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迅速清除各种丑恶现象和社会顽疾,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并通过平抑物价、实行充分就业、保障基本生活物品供给、加强社会治安等管理举措,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社会生活秩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整个社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城乡关系等领域,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涉及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

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

作者:李培林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如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矛盾,实际上存在着三种路径:第一种是“阶级斗争”的分析方法,它的基本假设和断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切社会矛盾,归根结底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反映,共同的阶级就意味着共同的社会地位和共同的利益,后者又进一步意味着共同的社会意愿、共同的社会态度和共同的社会行动。在这种逻辑推论下,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个时期,以“以阶级斗争为纲”定阶级、划成分,来判定人们的政治态度和社会行为,一旦被打入另册,就终生不得翻身。只要出现社会矛盾激化的事件,就上纲上线,抓幕后黑手和坏人,用镇压的办法解决。第二种是“物质利益”的分析方法,它的基本假设和判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基...

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作者:李培林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中国社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表现在人口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家庭结构、组织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层面,但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无疑是社会结构变化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结构变化与阶级阶层政策的调整有密切的联系。人们一般是把中国的改革定义为市场化改革,把改革的起点设定为开始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制。通常的说法是,1978年冬,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这一事件成为农村改革发端的标志性事件。实际上,作为改革的序幕或者说真正的起点,是放弃和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所以改革首先进行的,是围绕着“拨乱反正”对阶级阶层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调...

关于中国社会分层的若干问题

作者:李培林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在中国和西方,古代社会中的“阶级”,就是指社会上存在的身份等级。在中国的古典文献中,“阶级”既指官位俸禄的等级,也指社会伦理制度“礼”规定的等级秩序。《新书·阶级》曰:“故古者圣王制为列等,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等级分明。”《三国志·吴志·顾谭传》曰:“臣闻有国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异尊卑之礼,使高下有差,阶级逾邈。”没有官位的“老百姓”,在古代通称为“庶民”。“士”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有的是拿俸禄的“食邑”的官,也有的是自食其力的“食田”的民,所谓“学而优则仕”。所以古时有“士大夫”和“士民”的称谓,但后来“士”通指“读书人”。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社会,“民”的划分是“士...

城市化与我国的新成长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作者:李培林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我国已经超越了起飞阶段,进入新成长阶段。在新成长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劳动成本上升、投资效益下降、出口受阻、劳动关系巨变、老龄化加速、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国内消费拉动经济乏力,等等,这些问题和挑战都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国际环境、发展机遇和发展动力也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人们在不断追问,中国会像一些起飞国家那样,步入“中等收入陷阱”世界银行在2006年《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的概念。其含义是,一个国家从低收入阶段跃升中等收入阶段后(约人均GDP ...

改革和发展的“中国经验”

作者:李培林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正在逐步地从大西洋向太平洋和亚太地区转移,这种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更加明显。处在亚太地区并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经过3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了不同于世界现代化历史上其他发展模式的“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中国经验”可以说是世界现代化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这样几个规定性:第一,所谓“中国经验”不同于“中国模式”、“中国奇迹”等概念,它不是仅仅指“成就”,它也包括“教训”,包括走过的发展道路的一切经历;第二,“中国经验”特别指一些因为中国特定的人口规模、社会结构、文化积淀特点而产生的新的发展规则,一些对深化关于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有探索意义的东西;第三,“中国经验”...

社会学和中国经验

作者:李培林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简介: 在各种社会学的教科书和学术著作中,对“社会”和“社会学”的定义多达十几种乃至几十种,这种定义杂陈而不统一的情况,可能恰恰说明了社会学的学科特征,也与人们对“社会”这个概念的理解差异有关。很多绞尽脑汁为社会学规定的所谓经典定义,事实上绝大多数都被人们很快就忘记了。要回答“什么是社会学”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你是在什么意义上理解“社会”的概念。在现在的日常生活语言里,人们对“社会”有多种理解,“社会”可以是无所不包的“大社会”,涵盖了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也可以是区别于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的“小社会”,甚至这个“小社会”还可以被一层层地继续剥离。从语义学和语源学上来看,“社会”是“社”和“会”的结合...
上一页 34567 8 9101112下一页  第 /192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