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意义》激活我国影视艺术创作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影视艺术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以现代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为背景的,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影视之所以能够被称为艺术,其发展过程也始终是以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影视的思维和制作方式,更显示出其与科技进步的紧密联系与互动性。以世界电影艺术为例,在它的发展中经历了四次革命。第一次革命: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第二次革命:1927年美国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诞生,电影完成了从无声到有声的变革;1928年电影声画同步,使电影作为视听艺术而日趋完善。第三次革命:1935年由于化学工业的进步与发展,使电影完成了从黑白到彩色的变革;相继又从普通幕幅发展到多种幕幅。第四次革命:1990年前后,...
关键词: 电影  泰坦尼克号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审美创作个性化:“艺术创作走向成熟的...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正以日新月异的成就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在艺术领域也展示出无穷的拓展潜力。于是,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既熟悉又新奇的东西:一张山水风景照,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处理,变成了一幅水墨山水作品……人们不禁要问:在科学技术丰富了人们的艺术表现手法、扩大了艺术创作空间、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的同时,还要不要艺术创作个性?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因为真正的艺术必须是艺术家对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多样性关系的独到的洞察与揭示。艺术创作首先是与创作者的审美个性有关,由特定审美观念驱使的创作才是真正的艺术性的创作,而仅仅通过技术实现的创作不能成为艺术创作。这也恰好说明了新媒体艺术中艺...
关键词: 艺术家  艺术  艺术创作  个性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审美创造生活化:艺术就在生活之中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孕育、发生、发展以至消亡都离不开当下的社会生活。因此,新媒体艺术作品与传统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体现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或者说,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费瑟斯通曾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指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种呈现方式:一是艺术的亚文化,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二是指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三是指充斥于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和磊:《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审美化》,http://dadao.net/htm/culture/php/template1.php?id=2095。'>[1]。可见日...
关键词: 艺术  日常生活  新媒体艺术  作品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审美体验主动性:我审美,故我在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传统艺术观认为,艺术生产过程止于艺术作品的完成之日,艺术品的诞生之日即为艺术生产的完成之时。而自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接受美学理论则深刻地批判了传统艺术观把读者抛在视界之外的致命弱点,大胆扯起“读者中心论”的理论大旗来抗衡盘踞艺术史千年之久的“作者、作品中心论”。诚然,接受美学极力强调读者中心作用的观点不无偏颇,但其对欣赏者在艺术作品欣赏过程中能动作用的论述是非常富有启发性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家生产了艺术品,只为消费者提供了创造艺术价值的可能性而非价值本身。一般产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者创造的,而艺术品的价值却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创造的,艺术作品只有经过接受主体的主动欣赏和参与过程才...
关键词: 作品  过程  艺术作品  接受美学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审美客体虚拟性:是我、非我,我是我,...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所谓审美客体,从广义上来理解,就是指客观上与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能引发人的审美感受的事物。审美客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属性或特质,能为人的审美感官所感知。按照现象学美学的观点,审美客体一旦向审美主体呈现也就成了审美对象,所以,在审美观照中,审美客体是以一种“物质现实”形态存在的。物质现实可以是“物”,也可以是对象,其物的属性使得审美对象与外在世界紧密相连,由此引发了传统美学中的模仿、再现、真实、现实等一系列理论范畴。进入到现代美学中,人们开始步步背离“物质现实”。从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相对开始,现代美学实践离我们生存的客观世界越来越远。所以现代艺术,像影视艺术,往往呈现的不再是我们熟悉的...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虚拟世界  现实世界  作品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审美交互主体性:从独白到对话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在传统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总是在与审美客体的碰撞过程中获得自身的主体性规定。“主体―客体模式”或者是“主体—中介—客体模式”使得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能以一种“距离感”来对待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并从中获得审美感受。具体到艺术活动中,这种模式又分化为作者—作品的创作关系和读者(观众)—作品的欣赏关系。在这种模式中,作者与读者(观众)之间的正面交流几乎是零。这种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的断裂关系应归咎于技术因素。尤其是在纯文字文本的阅读中,阅读只能围绕作者的主体性展开,读者只能以屈从的态度去阅读,而最终要么接受,要么拒绝。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一传统的主体审美方式,以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网络技术相...
关键词: 作品  欣赏者  创作者  新媒体艺术  主体性  

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特征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众所周知,艺术的美总是经不起岁月的风吹雨打,科学技术却能使其永葆青春,或者使其脱胎换骨,助其新生。诺基亚美展数码艺术部分策划人古纳南(Gunalan Nadarajan)说:“艺术不能置身于科技发展之外。如果艺术家要反映社会,就必须对生活中的文化作出反应。数码艺术家所反映的,就是他们所身处的电脑文化。”沈帼英:《数码艺术——艺术与科技的连体婴·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视觉艺术》,http://www.digiart.cn。'>[1]如果我们重新审视一下世界文化艺术发展史,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没有冶炼术和机械制造技术,就不可能有钢琴和管风琴的产生,也就没有声乐辉煌的发展;没有工业技术的崛起就不会...
关键词: 作品  新媒体艺术  艺术家  艺术  

新媒体艺术综观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特定文化现象的出现与消亡总是与外界环境(包括技术)的挑战紧密相关的,当今世界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人类生存方式的大变革。以前,人们在工作之余读书、看报。后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把休息时间更多地消耗在了看电影、看电视上。而今人们一有时间,就坐在计算机旁,或上网搜索信息,或在线看电影、看电视,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从事一些个性化的小型创作。利用影像处理技术、远程数据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创作出来的作品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由于新媒体艺术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生事物,其技术含量比以往的艺术要高得多,所以,新媒体作品究竟是不是艺术品还是引起了各界的争议...
关键词: 艺术  录像  技术  作品  艺术家  
上一页 1 2 345678910下一页  第 /677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