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审美文本的后现代意识解读》视觉文本的后现代意识解读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21世纪初,随着电子技术的发明和迅速普及,大众传媒相应地由印刷文化转型成为视觉文化,由此导致了整个文化领域的视觉转型。天才而敏感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早在电视初生的年代就预言了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他说:“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99页。'>[1]当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时,人们用眼睛去看,用眼睛去想,用眼睛去说,甚至用眼睛去消费,用眼睛去表达我们对于时代的意识。毫无疑问,影视仍然是今天大众传媒的主力军,也是典型的以视觉符号作为主要语言介质的大众传媒之一。与传统的口头有声语言、文字语言等传播方式相比,...
关键词: 文字  视觉符号  能指  所指  

《审美文本的后现代意识解读》视觉传奇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传播史家根据人类社会传播方式的不同,将人类的文化传播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和电子文化阶段。如果我们从“符号传播”的维度进一步考察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还可以将人类的传播史向历史的纵深处漫溯。根据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使用的符号语言的不同可以将传播史分为:图示语言阶段、口头语言阶段、文字语言阶段和镜像语言阶段。这里,对“语言”概念的使用,已经不只是过去那种“说、写、读、听”行为的“工具”,“而是具有深层意义的一切符号表达方式的总称。语言、符号和传播媒介往往已成为可以彼此互换的相关术语”王一川:《当代西方语言概念与美学》,《文艺报》1993年3月13日。'>[1]。在使用图示语...
关键词: 语言  镜像  人类  文字  

《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时空悖离》接受主体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审美文本传播的对象——受众,是在大众传播的流程里对审美文本进行接受和解读的主体。从符号学角度讲,如果说审美文本在实在时空的制作和向虚拟时空的传递是制码、编码的过程的话,那么审美受众对审美文本的接受与解读则是解码、译码的过程。受众作为审美文化传播环节的终端和目的,简单明了地证明了受众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少了审美受众这一环节,审美文化的传播活动根本不能成立。而对审美文本而言,审美受众的接受态度、接受效果的好坏则意味着一次审美文化传播活动的成功与否。在传媒时代,审美受众还因其群体之庞大而成为具有绝对意义的审美主体。与传播主体囿于实在时空进行功利性质的审美文本的生产、传播形成鲜明对照,受众的审美行...
关键词: 受众  时空  现实  

《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时空悖离》传播主体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审美的传播主体是审美符号的制作者与传达者。他从实在时空里撷取生活原材料进行加工、分析、整合,最后生产出具有一定意义的审美文本。这是审美文化传播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主要解决的是“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的问题。作为“第一环节”的把关人,从理论上讲,传播主体具有更大的主动权,凭着“先发制人”这个先天条件,他可以控制审美文化传播的整个动态的过程。传播主体对于整个传播过程的控制力,正是大众传媒于有意无意间染上了一层权力色彩的原因之一。但是,任何传播活动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文化语境,都只有在特定的时空场域中实施才能展开。实在时空作为一种文化语境所呈示出的一切物质的现实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左右着传播主体的传...
关键词: 文本  主体  受众  

《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时空悖离》实在时空和虚拟时空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因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91页。'>[1]每个人每天的吃、喝、拉、撒、睡都有一个此时此在,我们也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中体验着现实所呈示给我们的诸多表象及这表象之后的本质。这个在物理上存在的时空就是我们机体所经历着的、无法超越的实在时空。居于实在时空,人的行动是“集中于自己直接的实际利益和实际需要的”[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57页。'>[2]。我们每天为了生计要四处奔波,匆匆忙忙挤公交车上班,到超市挑挑拣拣购置一天的所...
关键词: 时空  现实  社会  

《大众传媒》历史之遇与平民之风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且自古而然。在人类文化进化的历史过程中,人类对于美的追寻和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息。1879年人们在西班牙发现了阿尔塔米拉洞穴的神奇壁画,证明至少在3万年前的冰河期,一种比较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就已经产生了。已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各种遗物,包括建筑、壁画、石器、陶器以及最初的装饰品都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先民审美时尚的嬗变。审美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一种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手段之一。马克思曾按照人脑掌握世界方式的不同,把人类的实践方式分为四类:一是理论——认识的方式,如哲学、自然科学等;二是宗教——幻象的方式,如宗教活动、迷信观念等;三是实践——精神的方式...
关键词: 大众传媒  人类  文化  

消费文化亟须审美提升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上述对消费文化审美特性的解读着重从其表层结构—深层结构—意义结构这样一个逻辑系统来分析,侧重的是对消费文化的美的哲学解读,这种哲学无疑是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的,因为离开了哲学分析,文化就只能作为它的个别表现而不能作为某种社会历史的整体而被了解,但同时这种哲学分析又有着某种理想化的、封闭式的标本化特征,在现实生活中的消费文化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还远没有达到我们所需要的那种“审美性生存”的境界。符号与影像的泛滥。消费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符号和影像的大量生产和复制,消费文化就是由影像和符号所编织的一张巨网,把每个人都网罗其中。消费文化离不开符号和影像,它们构成了消费文化的外在形态和表征体系,是...
关键词: 消费文化  意义  商品  

《消费文化的审美特性》意义结构——消费文化审美特性的内涵

来源图书: 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简介: 意义结构是消费文化中通过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所传达和显示的意义系统,如果把表层结构看作消费文化的能指,深层结构看作是符码,则意义结构就是所指,它指向消费文化审美特性较为隐秘的内涵部分,体现了消费文化审美的蕴含性,即意义的隐蔽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层次:主观意义——消费中的心理满足感。主观意义是指在消费中所体现出来的主体的情感、情绪、态度、信仰、理想、品位等。主体通过消费想要获得的不仅是物品的有用性,更是希望通过消费活动表达自身的独特主体性,体验一种占有的快感和需要得到满足时的心理愉悦。消费文化的这种主观意义首先体现了主体的主动性,在主动选择的消费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种主动的心理满足感,即是“我要...
关键词: 消费文化  意义  商品  群体  
上一页 12 3 45678910下一页  第 /677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