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归化策略的宏观考察》值得商榷的地方

来源图书: 登场的译者
作者:任晓霏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01日
简介: 首先,从整体的语境考虑,有些成语的过渡归化也会损坏语义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如:《推销员之死》第二幕结尾时,在威利和林达、哈皮互相鼓励安慰的谈话之间,他的脑海里总有本的声音在不断打岔:Ben:Yes,outstanding,with twenty thousand behind him.本:对,前程万里,有两万块钱撑他的腰。Ben:And it does take a great kind of a man to crack the jungle.本:要想征服原始森林就需要了不起的人。Ben:The jungle is dark but full of diamonds,Willy.本:原始森林里...
关键词: 语言  语义  奉若神明  威利  

《归化策略的宏观考察》参照中国古典戏曲的笔法

来源图书: 登场的译者
作者:任晓霏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01日
简介: 《请君入瓮》发生于16世纪的维也纳。第三幕结尾处公爵的独白,夹叙夹议,英若诚在翻译时巧妙使用了中国古典戏曲——元明杂剧的笔法。见下文:Duke:Duke Peace be with you!公爵,祝你安宁!He who the sword of heaven will bear,替天执法责任重,Should be as holy as severe;无私才能无情;Pattern in himself to know,时刻必须谨言慎行,Grace to stand,and virtue go.不可轻举妄动。More nor less to others paying,对人对己应秉公,Than b...
关键词: 笔法  牡丹亭  窦娥冤  观众  

《归化策略的宏观考察》巧妙使用特殊修辞手段,再现幽默、生动效...

来源图书: 登场的译者
作者:任晓霏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01日
简介: 成语是一种结构稳定,语言精练,含义深刻,有极强表现力的语言成分。具体包括英语中的习语固定搭配、典故、谚语和汉语中的四字格成语、典故、谚语等。英若诚在英汉戏剧翻译中,大量使用汉语成语,以增强人物台词的表现力。例如:Lady Britomart:Charles Lomax’s exertions are much more likely to decrease his income than to increase it.Sarah will have to find at least another £800 a year for the next ten years;and even then...
关键词: 成语  效果  语言  英若诚  

《归化策略的宏观考察》借用方言土语,拉近观众距离

来源图书: 登场的译者
作者:任晓霏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01日
简介: 《推销员之死》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纽约的中下层社会,其中有不少当地的土语。英若诚译本中大胆使用了40年代末期不少相应的北京方言,以突出戏剧表演现场的直接效果。例一:Willy:If old Wagner was alive I’d a been in charge of NewYork now!That man was a prince.He was a masterful man.威利:要是老头子瓦格纳还活着,纽约这一摊早归我负责了!那个人真是好样的,有肩膀。例二:Biff:……The class came right before practice,see,and I didn’t g...
关键词: 肩膀  比夫  英若诚  语言  

《归化策略的宏观考察》刻意增删情节,突出最佳舞台效果

来源图书: 登场的译者
作者:任晓霏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01日
简介: 中西戏剧审美习惯的差异有着历史渊源。“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效果是原来和谐、产生矛盾、解决矛盾、重归和谐。这种模式就是俗话说的‘大团圆’。”陈伟:《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戏剧艺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1]即使是悲剧如《窦娥冤》、《赵氏孤儿》等,都遵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平反冤案,报仇雪恨”等“大团圆”模式。胡适曾对此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认为:“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总是一个美满的团圆……做书的人明知世上的真事都是不如意的居大部分,明知世上的事不是颠倒是非,便是生离死别,他却偏要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偏要说善恶分明,报应昭彰。他闭着眼睛...
关键词: 悲剧  观念  戏剧  

英若诚翻译戏剧的观众分析

来源图书: 登场的译者
作者:任晓霏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01日
简介: 改革开放,使中国大众的思想逐渐从保守、狭隘向开放、民主的方向转变。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羡慕、同情、憎恶等复杂心理。话剧作为一种高雅艺术逐渐地让厌倦了冷酷无情的政治运动的人们,重新去领悟艺术的、人生的真谛。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发展和完善,具有基本艺术修养的知识分子成倍递增,为翻译戏剧的接受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再加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重新了有了经济上的保障,为翻译戏剧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基于人们对于西方的认识还十分有限,对于一个接受过西方文明熏陶、具有深厚英语语言文化功底的英若诚来说,他在这个时期的戏剧翻译必然肩负着启蒙的重任。邹红通过对北京人艺和中央实验话剧...
关键词: 观众  中国  北京人艺  戏剧  

接受美学与翻译戏剧的观演体系

来源图书: 登场的译者
作者:任晓霏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01日
简介: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受哲学阐释学和现象学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文艺批评流派。姚斯(Jauss)和伊塞尔(Iser)是两个主要代表。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即它不是静止不变的客体,而是向未来无限开放的意义阐释过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是读者的阐释和理解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这种历史性的存在。正如姚斯所指出的:“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使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阅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姚斯、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
关键词: 读者  戏剧  观众  文学作品  文本  

英若诚戏剧翻译的性格化

来源图书: 登场的译者
作者:任晓霏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01日
简介: ——特色词频的系统功能分析戏剧语言除了口语化、动作性之外,另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性格化。戏剧同其他文学体裁不同,可以通过叙述和描写塑造典型形象;戏剧的双重性特点,舞台表演的时空限制,决定了戏剧形象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物的台词。这一要求成为剧作者和译者“最棘手”(英若诚语)的问题之一,也是最见其功力的地方。如何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有效地传达鲜明生动的人物个性,塑造典型的戏剧形象、烘托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戏剧及其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系统哲学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提醒我们戏剧人物的个性不可能独立存在,而是在不同人物的相互交流、相互摩擦中体现的。所以,韩礼德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提出的语言人际功能[包括语气...
关键词: 瑞克  语言  人物  语气  
上一页 23456 7 891011下一页  第 /5201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