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
162023-03
加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中国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提出是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重大创新,作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
-
162023-03
新安全格局推进国际安全理论创新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以专章形式系统论述了国家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全面阐述了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为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塑……
-
162023-03
中东欧地区国家特性及研究路径融合
中东欧地区的特质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多样性、多变性及依赖性。 地区国家特性 一是多样性。中东欧地区各国国家规模不一,领土面积最大的波兰是领土面积最小的黑山的23倍多,人口则是黑山的61倍多。在民族构成方面,中东欧地区民族多属于西斯拉夫人或南部斯拉夫人,同时也有匈牙利族、罗马尼亚族和阿尔巴尼……
-
162023-03
乌班图:国家建构与非洲团结的精神基础
2015年,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表示:“我知道,孔子的《论语》中有一种说法:礼之用,和为贵。在非洲,我们同样也有一句谚语:和谐,万事皆成。从这些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和谐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但是往往被人类对金钱和权力的渴望左右。”这种和谐共生的人生哲学,正是乌班图的精神所在。 ……
-
162023-03
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
中国的蓬勃发展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是一种机遇。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系由市场和国家协同作用,这种政策需要建立在政府管理和国民经济融入全球化的基础上。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许多国家可以从这种独特的体系中得到参考,成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主导下的运行功能失调国家的可选择方案,特别是对亚洲和非洲国家具有重……
-
162023-03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紧密合作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ISEAS–Yusof Ishak)官网3月3日刊发文章称,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并提出了多项倡议,例如“一带一路”倡议(BRI)、全球安全倡议(GSI)和全球发展倡议(GDI)。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致力于为全球发展和应对安全挑战提供中国智慧。东南亚国家都比……
-
162023-03
中国道路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
据乌干达《新愿景报》(The New Vision)3月3日报道,中国发展的成功道路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转型模式,这与西方资本主义改革的道路大有不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迅速从农业大国发展到工业化国家,并建立与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此制度下,生产受到监督,不会无限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具体来看,中国……
-
162023-03
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可能方案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中,美西方国家的应对方式不是治理与改革,而是靠大规模量化宽松渡过难关,让全球的储蓄者和消费者承担了大部分代价。不仅如此,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西方国家肆意滥用货币金融霸权,动辄实施单边金融制裁,随意冻结别国政府和国民的储蓄财富。这种不负责任的滥权行为,令各国知识界开始讨论……
-
162023-03
国际货币更迭的历史特征及其未来
在当前国际秩序变革的特殊时期,剖析国际货币更迭的历史特征,探索国际货币更迭的未来趋势,思考人民币于国际货币更迭中的角色,意义深远。 国际货币更迭的历史特征 国际货币的更迭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却表现出颇具共性的特征,即国家权力性、路径依赖性和外部冲击性。 国家权力性是指每一次国际货币的形……
-
162023-03
陈相龙:深刻认识我国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阐释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开设【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栏目,邀请青年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理论和学术优势,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聚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系统化、学理化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