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人道主义思潮对道家话语的拒斥

作者:刘小平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01日
简介: “人道主义”(humanism)作为一种社会思潮首先是在西方社会开始兴起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试图建立起关于人的科学,以便与神学相抗衡,他们以大写的人去取代神,以人的理性去取代神的理性,以人权去取代神权。从文艺复兴,经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直到尼采高喊“上帝死了”,人道主义作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日益深入人心。人道主义包含着这样一些基本信念:1.自然主义的宇宙观。认为宇宙是自然的,它依照自己的本性运作而不受宇宙之外的任何东西控制,同时否定那种认为宇宙是由上帝或其他神所创造的信念。2.自然主义的人性论。人道主义者都承认人性是自然的,但在回答人性是如何构成的这一问题时,意见却不相同:有人认为...
关键词: 人道主义  思想  道家  老子  

道家话语与国民性改造思潮

作者:刘小平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01日
简介: 在19世纪欧洲种族主义民族理论中,“national character”或“national characterristic”概念一度盛行。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将其译为“国民性”一词,后被梁启超等晚清知识分子直接借用并引入中国,用来发展我们自己的现代民族国家理论。刘禾:《国民性理论质疑》,收入《语际书写》,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8页。'>[1]学术界一般认为:“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表现于民族共同文化特点上的习惯、态度、情感等比较稳定持久的精神状态、心理特质和性格特征。在20世纪中国文化、文学中,“国民性”探讨实际关注的是以“儒”、“道”为主的传统文化给中国...
关键词: 国民性  文化  道家  

启蒙话语的建构及文学启蒙

作者:刘小平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01日
简介: “启蒙”的英文是Enlightment,本义是阐明、澄清、照亮,后来演变成专有名词“启蒙运动”,意思是指思想解放运动、社会解放运动。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收入《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2、24页。'>[1]新康德主义者卡西勒认为,启蒙精神是一种实证精神和推理精神,“近代以来科学思...
关键词: 文学  启蒙运动  文化  年代  

《对生活世界的态度:隐逸或疏离》与主流社会的疏离

作者:刘小平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01日
简介: 道家的个人“隐逸”与对主流社会的“疏离”态度是紧密联系的,是一个合二为一的问题。如,庄子是战国时宋人,他不愿意与本国朝廷合作,也不肯投奔他国,甚至别的国家延聘他去为官,他也拒绝了。庄子把为官者比作祭祀的牛,虽然表面风光却失去天性和自由。庄子的行为对后世文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旦对主流社会不满,他们就效法庄子而追求精神超越,或者沉迷于文学艺术中。“隐”和“逸”属于两种境界:“‘隐’是初级境界,属于技术操作的境界,它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所执有所待,所以它基本上就是‘身隐’。‘逸’是高级境界,属于艺术审美的境界,它在相当程度上已无所执无所待,实现了‘天人合一’,所以它基本上就是‘道隐’。”徐清泉:《论隐...
关键词: 文学  疏离  庄子  先锋文学  

《对生活世界的态度:隐逸或疏离》对隐逸人生的选择

作者:刘小平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01日
简介: 中国文学中的隐逸话语绵延不绝,但五四之后渐成颓势,特别是在革命文学一统天下的时候,由于与政治意识形态和民族国家建设的明显抵牾,这种文学主题被迫中断。这是就文学艺术等出版物而言,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里隐逸思想真的断流了吗?当然不会。在任何时代,既然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人们,也就会有“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庄子·人间世》),洁身自好或顺任自然的人们。应该说,在革命话语及革命文学盛行的年代里,中国人的隐逸思想其实并没有彻底断根,当残酷或不如意的现实不能被个体接受时,一些人的心底自然祭起道家隐逸思想(有时也有儒家隐逸思想)的魂灵作为行世的“处方”。隐逸思想在革命...
关键词: 道家  庄子  名利  小说  

有关“隐逸”的论述

作者:刘小平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01日
简介: 隐逸文化更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以前,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以及上古夏商周三代都把隐逸作为正面价值来认同,这点从道家、儒家著作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应该说,道家和儒家都接受了上古的这些思想资源,并与自己的文化理念结合和重铸。道家和儒家对隐逸的表述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儒家经典《易经》、《诗经》已将隐逸视为高尚行为,《论语》、《孟子》中记录了儒家不少有关隐逸的精彩言论。如“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从这些话语可以看出,儒家的所谓“隐”只是行义的一种方式,目标仍然是参与到社会政治、...
关键词: 庄子  老子  思想  

《对自然的态度:亲近与崇尚》对自然状态的崇尚

作者:刘小平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01日
简介: 新时期文学中对“自然”的表现,第二种方式是以自然界和人性的自然状态为表现对象。这种作品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原始倾向的肯定,第二类是对素朴人性的张扬。这两类作品的思想倾向受到了道家哲学和道家文化的影响,或者与之相契合,都流露出对自然界和人的本然状态的崇尚。第一类作品是对原始倾向的肯定。这些作品选择原始野蛮的自然景观和封闭滞后的人文环境,热衷于塑造叛逆者、化外之民、初民和少数民族等人物形象,表现渔猎、放牧、村社等自然经济下的人类生活和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宗教禁忌等非规范文化。这些作品通过表现人的本能性和原始生命力来达到对自然状态的张扬,同时表达对人类文明规范的反省和反抗。如:《勃尔支金荒原牧歌》...
关键词: 人性  自然  作品  道家  

《对自然的态度:亲近与崇尚》对自然界的亲近

作者:刘小平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01日
简介: 新时期文学对“自然”的表现,第一种形式就是以自然界和自然之物为表现对象,其中蕴涵着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这些作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人们所理解的自然从“为我之物”转变为“自在之物”。第二类是自然之物成为作品角色或主人公,也就是说,它们被置于小说的中心而非边缘,直接参与情节、冲突的构成,而非单纯的烘托和渲染。王又平:《新时期文学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38页。'>[1]由于受道家哲学和道家文化的影响,这些作品表现出了对自然界的亲近态度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第一类作品以自然界或自然之物为表现对象,自然界不再仅仅作为人的生活环境或背景而存在于作品之中,而是作...
关键词: 自然  作品  万物  人与自然  贾平凹  
上一页 45678 9 10111213下一页  第 /2200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