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本雅明与布莱希特:关于卡夫卡的论争

作者:曾艳兵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简介:

内容提要:本雅明、布莱希特和卡夫卡均为20世纪德语文化名人。本雅明与布莱希特曾经因为卡夫卡展开过一场激烈而又深刻的讨论,并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本雅明与卡夫卡有许多相近或相似之处。本雅明论述卡夫卡,布莱希特评论本雅明,并通过本雅明研读卡夫卡。他们三人构成一幅20世纪德语文化的独特图景。在本雅明看来,卡夫卡的《邻村》源自《道德经》又不同于道家文化,也算是对老子语录的改写。《邻村》经过本雅明的阐释和分析之后,似乎注入了弥赛亚的力量,因而具备了某种宗教救赎的意义。这一点也许并不符合卡夫卡的意思,更是布莱希特不能认同,并坚决反对的。

网络文学的主流化倾向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简介:

内容提要:中国网络文学的主流化潮流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运动,是网络文学告别野蛮生长,自觉向规范、秩序转变的积极结果。网络文学响应国家号召,书写宏大的时代命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与网络文学的特点相适应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实现了网络性、思想性、文学性的融合,在作品内涵上向人情事理深处拓展,向知识性拓展,在语言表达、文化意蕴、小说结构、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向纯文学学习,探索精品化创作道路,不仅有愉悦读者的作用,也有提升读者的作用,不仅给人精神上的正能量,也给人艺术的审美享受。

网络文学价值的三个维度

作者:欧阳友权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简介:

内容提要:网络文学切入“网络性”与“文学性”之间的价值关联,需要从网络时代社会变迁和网络作家人文审美的主体选择上考辨网络文学价值律成的必然性,据此可探寻的维度如:网络文学的虚拟体验,蕴含了社会转型期人们在赛博空间的梦想与抵抗;网络技术平权下的读者本位,规制了网络作家平视审美的价值立场;而类型小说的“套路”叙事,则是网络创作中艺术适配创新性的价值选择。

艺术的跨媒介性与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

作者:周计武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简介:

内容提要:艺术媒介是连接艺术家与欣赏者、艺术生产与艺术接受、艺术品与世界的中介环节。作为艺术的核心要素,媒介与艺术家、欣赏者、世界和艺术品一起建构了艺术实践与艺术研究的坐标。在图像转向与跨媒介转向的双重文化语境中,艺术的跨媒介性研究破除了作品本位与文学中心论,不仅拓展了艺术学理论的研究领域,而且有效地阐释了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共通性,实现了方法论上的跨学科融合,为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当机器成为艺术生产主体:人工智能引发文论生产工艺学转向

作者:刘方喜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简介:

内容提要:人工智能正在引发诸多社会文化新现象,在资本框架下,成为“智能主体”的“机器”也在成为艺术“生产主体”,标志着文化智能生产之机器体系正在走向成熟,文论诸多旧范式已无法再对此作充分有效解释,亟待新转型。马克思生产工艺学批判关注“怎样生产”“生产工具”而非“生产什么”“产品特性”,强调生产工艺方式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生产之现代机器体系经历的动能、智能自动化两大阶段相伴随,文艺、文化生产之现代机器体系经历了“机械复制”和“机械原创”两大阶段:现代印刷机、电影、电视等使其进入动能自动化机械复制的半自动阶段,文化产品的物质部分被大规模复制,文化消费大众化被不断推进;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和机器体系不断革命性、累积性发展的最终成果,当今计算机人工智能则正在使文化生产机器体系进入智能自动化机械原创的全自动阶段,作为生产工具而被资本占有、垄断的智能机器,正在成为智能主体和艺术生产主体,对艺术智能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形成挑战;而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推动生产工具的大众化、民主化,人工智能将成为每个人精神生产力获得解放并自由发展的客体手段。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重构马克思生产工艺学批判,具有重大现实和未来意义。

论艺术与技术的“间距”

作者:高建平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简介:

内容提要: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存在着一种“间距”。艺术曾经经历了一个依赖技术的时代,后来又经历了一个受到技术挑战的时代。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文学也在不断地受到“技术”的“污染”,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现象,引起了人文学者们的焦虑。理解艺术与技术的关系,“间距”是一个很好的概念。“间距”不是“距离”,也不完全是“保持距离”,而更可能是“利用距离”。“距离”是客观存在的,艺术不能离技术过于近,也不能过于远。艺术家的注意力,也不应该是放在如何保持距离之上。相反,艺术家要利用这种“距离”,以保持艺术的独立性。

数字时代人文学科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谭光辉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简介:

内容提要:“数字时代”使依赖记忆而存在的传统知识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因而逼迫知识观发生改变。现代知识观的源头是实用主义的工具取向知识观,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原则,是基于目的论的。人文知识的数字化进程催生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最大不同在于,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基于因果律,是被决定的,而人类智能基于目的律,有自由意志。未来人文学科工作的领域是以人类的目的性为基础才存在的知识。人类的情感起源于分别心,人工智能暂时不能具备,因此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类智能。人工智能要识别、表达、模仿人类情感,必然以人文学科内省、思辨情感而得的结果为研究指引。人文学科在数字时代的作用不会弱化,而是将被强化。

数字人文:概念、历史、现状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郭英剑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简介:

内容提要:“数字人文”概念具有包容性与演进性的基本特点。“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的张力性结合使对“数字人文”概念的理解呈现出多样化与模糊化特征。从概念构建、发展状况、应用情况三个维度对“数字人文”进行阐释探析,可以推动“数字人文”的本土化应用:(一)数字人文是将新兴技术方法运用到传统人文学科研究中的新型学科,是“数字”与“人文”的双向联动。“数字人文”的产生使新技术发展与人文学科研究范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二)数字人文学科已发展至成熟阶段,在欧美各高校学科建制中得以体现。(三)以“数字文学研究”为例,文学计算可推动文学理论研究,主要表现为更新研究手段,组建语料库,提高研究效率,彰显人文学科价值。近年来虽已有数个数字文学研究项目在我国成功开展,但我国数字人文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高校中创立数字人文专业与专门研究机构,加大对数字人文研究的资助力度是我国发展数字人文的可行之道。

上一页 12 3 45678910下一页  第 /2706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